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顾马诗稿】七绝大唐盛世作者:顾马

(2018-05-28 21:55:16)
标签:

顾宝兴

顾马

海派名家

画马名家

上海画家

分类: 青词绿章

七绝   大唐盛世
【顾马诗稿】七绝大唐盛世作者:顾马

【顾马诗稿】七绝大唐盛世作者:顾马

争雄天下乱烟残,

问鼎长安见六鞍。

望远登高收九牧,

放歌贞观尽盘桓。


出關隴上亂煙殘,

逐鹿神州問鼎安。

貞觀盛唐基礎業,

風微六駿獨盤桓。



(一)诗题缘由:

    丁酉芒种前后,启东版画院院长朱建辉先生微信告知,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意欲与上海书画院合作举办一场联展。缘由沪通两地的加速融合之大势。因朱院长于丁酉年间展事繁多而延至年底方与南通书法国画院邵连院长接上通讯,此间,又有众多热心人士也和上海书画院丁一鸣执行院长联系,丁先生即招不才成为联络沪通二院联系人。此时一直延续至戊戌新年前后才定。期间双方领导互访拍定于戊戌五月十二日在龙现代艺术中心举行。

     我也应要参展并参与前期的预案之事。因唐朝乃我华夏治国之典范。深感自豪,遂绘制《盛世贞观图》,并作七言绝句一首。

 

(二)诗题历史:

    唐太宗自627年正月始,励精图治开疆拓土,成为华夏史上著名之明君。其承袭唐高祖李渊定制之国策----尊祖崇道。并进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治国平天下之方略,得天下大治之局面。

 

    唐太宗在位期间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治国之道,社会安定繁荣;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期间爆发唐与突厥之战、唐灭薛延陀之战、唐太宗对西域诸国之战、唐击吐谷浑之战、唐太宗征讨高句丽等对外战争。扫除外患,尊重边族之风俗,大唐之疆土遂得以稳固。

 

    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之年号“贞观”,故史称“贞观之治”。是为唐朝第一个治世,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之基础。唐太宗喜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李世民在去世后被追封为贞观圣帝。

 

    贞观二十三年六月唐高宗即位沿用

 

 

(三)注释:

一.争雄。争强;争胜。

   1.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 袁孙已下, 虽各有雕采, 而辞趣一揆, 莫与爭雄。”

   2.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 “暨纵横互起,力战爭雄,秦兼天下,而著《战国策》。

 

二.天下。古时多指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全国。

   1.《书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2.《后汉书朱穆传》:“昔秦政烦苛,百姓土崩,陈胜奋臂一呼,天下鼎沸。”

 

三.问鼎。

   1.典故:《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一(宣公·传三年)。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晋·杜预注:“示欲偪周取天下。”

   2.唐李隆基《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并序)。“长怀问鼎气,夙负拔山雄。”

   3.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并序)》。“封疆恢霸道,问鼎竞雄图。”


四.长安。古都城名。

   1.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 此后东汉献帝初、西晋 愍帝 、前赵 、前秦 、后秦 、西魏、北周 、隋 、唐皆于此定都。

   2.西汉末绿林、赤眉,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汉城筑于惠帝时,在今西安市西北。

   3.隋城筑于文帝时,号大兴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和城东、南、西一带。

   4.唐末就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西安城 。

   5. 唐以后诗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称。

   6.唐李白《金陵》诗之一:“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

   7.宋周密《武林旧事淳熙八年》:“雪却甚好,但恐长安有贫者。”


 

五.六鞍。昭陵六骏。诗喻唐太宗手下众多将领。

    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马、“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六.登高。升至高处。此处为唐太宗登基之意。

   1.《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明刘基《旅兴》诗: “登高望四方“。

 

七.九牧。即九州。江山社稷。

   1.《荀子解蔽》: “ 文王监于殷纣 ,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长用吕望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 殷王而受九牧也。”

   2.杨倞注: “九牧,九州也。”

   3.《史记孝武本纪》: “ 禹收九牧之金, 铸九鼎。”

   4.《后汉书孔融传》: “以九牧之地, 千八百君。”

  5.李贤注: “以九州之人养千八百君也。”

 

.放声歌唱。

   1.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2.  曹寅 《游仙》诗之二十: “ 青溪 烟水復烟萝, 来往 青溪 得放歌。”   


九.贞观。唐太宗年号。

1.谓以正道示人。贞, 正, 常。 观, 示。

2.《易系辞下》: “天地之道, 贞观者也。


 

十.槃桓徘徊, 滞留。
   1.《后汉书‧种岱传》: “﹝  ﹞禀命不永, 奄然殂殒。 若不槃桓难进, 等辈皆已公卿矣。” 
   2.三国  嵇康 《述志诗》之一: “庆云未垂降, 槃桓朝阳陂。”



【顾马诗稿】七绝大唐盛世作者:顾马
【顾马诗稿】七绝大唐盛世作者:顾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