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顾宝兴
顾宝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119
  • 关注人气:3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顾马闲话】当今书画界为啥骂声震天?

(2018-05-27 22:53:49)
标签:

八骏图

顾宝兴

顾宝兴诗词

顾宝兴行情

顾马

分类: 良心建议

当今书画界戾气横行,骂天不断。

其实我们需要内心有文化的生活

 【顾马闲话】当今书画界为啥骂声震天?


【顾马闲话】当今书画界为啥骂声震天?

   每人学画,绘画的取向不同,乐趣自然也不太一样;但有两点相信大多数书画者都会有体会的,那就是绘画的在宣纸上无中生有本身给人带来的愉悦,还有就是书画家之间交流而带来的欢快。

 

   绘画过程和一幅作品的诞生会带给人内心的愉悦,如果哪位不喜欢书画,恐怕也就不会去学书画了;至于从绘画同道间得到欢快,却不是人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近来看到不少书画者为了一个传统还是现代的画法,甚至笔墨构图和某画家作品的价格暴跌和狂飙而起争议,先是有人气愤地指责他人的“不是”,然后就是嘲笑,既而互相抵毁,接着就是慢骂了。还有一个关于某一画派传人的话题,风烟四起,言词间多有夹带强烈情绪的话语,说了大半天,局外人当然分不出是非曲直。参与者多有心怀激愤,愉悦之情无从谈起。

 

   争论本是常事,而且也应该有争论。但有争论者往往只从自己的立场看问题,不愿意从另外的角度去观察,更缺乏一种欣赏他人的目光。这样学画、创作画,即便水平高了,心中却不会有多少书画者之间相互友善的那种乐趣。

 

   相互欣赏并不是虚伪地奉承吹捧,对方有笔墨不到位、构图不到位、创新不够,当然要提出建议,即使别人纵有不是,也该总有值得称赞的地方;同为书画者,无论如何也要彼此尊重,既是同好,断不可有狠毒的慢骂,恶意的贬低。

 

   书画者不但要有欣赏他人的心境,也要有容纳不同流派、传统画法还是现代创新画法的胸襟。常有书画者,穿一身古装,引来一片敬仰之声,但当有人说装的,他就很不高兴,指责他人是在嫉妒他,是有意和他过不去。虽然一身古装,因为少了一种古代文人的优雅、胸怀而黯然失色。

 


   再引用李白杜甫的友情来说李白与杜甫齐名,号称李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李白杜甫的交情也尤为深厚,二人中年时在洛阳相见,结为知交,此后长期分别几乎没有机会重逢,但两人的友情却历久弥珍,杜甫怀念亲友的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写下了不少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表现了他对李白的推崇和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作为知己对李白最深的理解和认知,杜甫在诗中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还有诸如“昔年有狂客,尔号‘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样字字千钧的评价更是成为文学史上对李白诗风的定论。唐肃宗年间李白被流放夜郎,杜甫对李白的生死存亡魂萦梦系,写下《梦李白》两首,流传千古,“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悬挂叮咛,一往情深。这首诗完全是深切思念和默契友情凝结而成,被誉为“笔笔神来”,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的同时,也将李杜的友情深深印在了后世文人的心中,赢得了“千秋万岁名”。

 

   从中读出的意思是说,因为有相同的爱好,便相互珍视,只要有了欣赏对方的心情,于是低吟浅唱,自己也就从中得到了欢乐与和偕。

 

   从事书画的乐趣还有很多,“人人都在生活,好像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但实际上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这句话来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

 

   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区别在于每个人看待生活的角度和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取决于每个人看待生命的态度。在生活中从一些兴趣、爱好开始,让它慢慢渗透到你生活的每个角落,逐渐形成一种生活习惯。

 

     写作也好,绘画也好,旅行也好,家务也好,所有的一切都是生活,没有东西高于生活。你在绘画的时候是画家,你去买菜的时候就是顾客,去饭店时候你就是食客,看电影时候就是观众,做饭的时候就是厨师。绘画的态度,不纯粹是一种兴趣爱好,而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渗入生命中,才是以文载道,完善自我的行为。书画从来都不是喧闹场所的主角,就如一位静默的智者,你来与不来,沉寂与喧哗,他都在那,无言胜千言。生活也不会被人力所改变,对外在的东西不强求,对内不断完善自我,往往生活会成全你。老子言“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这就是道的力量,强而任性的违背它就会被它抛弃,柔而不争的顺应它,它就会反过来成就你。把书画融入生活,你在喜欢书画,对书画无他求的同时,书画也会给你的心灵带来安乐与恬静。

 

   任何喜欢的东西都可能是一种媒介,一个载体。如有人喜欢书画,有人喜欢茶,有人喜欢写文章。只是在喜欢的物器上切入一个入口,在里面倾注你的了悟,喜欢的过程就是一种不断发掘,完善,更新自己的过程。能走多远,切入多深就看个人的能力了。也可换种说法,人在路上是种修行,方式各异而已。书画,是融入生活的一种修行方式。国人自古都少有信仰,其实作为物器的形式存在的书画对文人雅士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信仰的依托呢?八大山人曾用书画诉说和转移生活的不堪,书画始终作为一个精神力量去支撑他行走。每个人都必须要有支撑自己的一种力量,它可以是对自己的一种期待,也可以是一种完善,然后按心中目标去前行。这个力量可以成为自我的一种信仰。信仰并不局限于宗教,一种持续的行为是因为内心的一种坚持,这种自我的坚持我认为也是种信仰。


   当你珍惜和书画一起的晨光与暮落,当你欣赏一张先贤流传下来的画,经过漫长岁月与爱画之人在画上留下的题跋或诗文时,就会觉得与书画相守的岁月就是幸福。书画,也就成为书画者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顾马闲话】当今书画界为啥骂声震天?

(文章来自于网络,编辑顾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