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人"活"系列《半园闲话》我作武昌起义纪念馆的《远山图》 作者:顾马

(2017-04-26 10:25:10)
标签:

红楼

辛亥革命

辛亥纪念馆

武昌起义

顾宝兴

分类: 如歌行板

文人"活"系列《半园闲话》

我作武昌起义纪念馆的《远山图》

                              作者:顾马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时候,我受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和上海天禹神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的邀请,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和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开馆创作两幅作品。

文人"活"系列《半园闲话》我作武昌起义纪念馆的《远山图》 <wbr>作者:顾马

    农历辛亥年——1911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在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

文人"活"系列《半园闲话》我作武昌起义纪念馆的《远山图》 <wbr>作者:顾马

 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所在地的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文人"活"系列《半园闲话》我作武昌起义纪念馆的《远山图》 <wbr>作者:顾马

 纪念馆发来一段文字,说明了这次创作的要求。文字重申了辛亥革命的意义,同时要求作品不能过分的政治化,便于能在辛亥革命纪念馆长期的展出和收藏。

 武昌起义代表着中国走向民主的开端,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进了历史的前进。我想,我的笔墨应当着重描述辛亥革命对于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意义,便连夜创作了小样稿《远山图》,整幅画面,前面是黑压压的崇山峻岭,中间是浩浩荡荡的长江经过汉武汉三镇的壮阔场景,后景远山,山后展露出意喻新中国时代的曙光。

 第二天,我将《远山图》小样快递至武汉。两天之后,得到了纪念馆对作品初审符合要求,请我进行作品创作的正式通知。同时,也向我提出了另一项创作任务,请我同时为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三位烈士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绘制人物像,以缅怀为辛亥革命武昌首义而英勇献身的先烈。这对习惯以动物画和山水画为创作主题的我来说,绘制人物肖像画,顿时让我感觉重任在肩,压力重重。

 对于三位烈士的具体形象,纪念馆只是提供了他们的年代已久的模糊复制照片。我只能利用发达的网络信息和数据资源,查找了大量的有关三人的历史资料,既要表现出三位烈士的高大形象,又要表现出三位烈士的镇定和悲愤,以及对于成立中华民国充满希望的神态和气概。

 所以,我在三位烈士图像的布局上,用仰视的角度去理解三位革命者,勾勒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位勇士带着镣铐、锁链的前后出场,整个画面被灰沉沉的乌云覆盖着,但乌云后却闪现了一道明媚的亮光,前景是数不胜数的菊花,象征着我们后人对历史的敬畏,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崇敬之情。在创作过程中,我屡次调整构图,经过了一个星期的日夜奋战,这张表现武昌首义三英烈英雄气概的人物肖像图,终于令人满意地完成了。

文人"活"系列《半园闲话》我作武昌起义纪念馆的《远山图》 <wbr>作者:顾马

 两天之后,我又进入了四米多长的巨制《远山图》的创作之中,从上午九点多开始,连续奋战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在创作过程中,先勾图初成,待纸面的水墨稍干后,再继续勾勒,墨色不断地反复叠重,最后产生了前凸后远的画面质感。

 几乎是废寝忘食地进行了20个小时的创作,一幅重峦叠嶂、意义深远的《远山图》,终于跃然眼前,我松了一口气。

文人"活"系列《半园闲话》我作武昌起义纪念馆的《远山图》 <wbr>作者:顾马

 当我把作品拍成照,传发给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作品评委会后,获得了一致通过。当然,这也是后来才知道,当时他们评审了三幅不同作者提供的作品,我提供的作品,得到了他们一致的高度赞扬和认可。

 作品通过后,我便带着这幅《远山图》和我的四哥,他是做了几十年的裱画师,一起飞往武汉。

 飞抵武汉后,我们就直接赶赴武昌的纪念馆。在现场直接将作品挂置装裱。虽然四哥从未装裱过如此巨大的作品,但他经验丰富,当知道这幅作品装到板上后,还要考虑到以后纪念馆收藏时能够取下来,他就在整个底板背面先上浆,然后把画包边、拉直,完成挂置。随着时间推移,画面逐渐收干,整个画面就更显得平整,完全展现出了原作的精微和气势。

文人"活"系列《半园闲话》我作武昌起义纪念馆的《远山图》 <wbr>作者:顾马

 看着自己创作的这幅巨作展示在纪念馆里,听馆长介绍说,他们建馆以来从未收藏过现代艺术家描述辛亥革命历史的画作,我的心里百感交集,能为辛亥革命纪念馆留下我如此重要的作品,感到万分荣幸,更感到能为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们做出渺小的贡献,此生足矣。


                                                               顾马口述编辑、马文友录音整理2017。4。25

                                                           文人“活”系列----《半园闲话》

 

                                                             2017年8月上海书展上将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