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活"系列《半园闲话》
我与任政先生的交往
作者:顾马
前几年,收到书法家任舜华编写的《任舜华书法集》一书,勾起了我和其父任政先生交往的旧事。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曾在《生活周刊》编辑部工作过,去印刷厂看见很多字模,都是由任政先生书写的任政体,这时候开始关注起任政先生的书法。后来,看到很多报刊杂志,路上很多商店的招牌以及广告海报上用的字,很多都是任政先生书写的,就越发感到任政先生的书法体,在中国印刷史上将会留下重重的一笔。

任政先生曾在邮局工作,是一位非专业的书法家,从邮局退休后他进了上海市文史馆。他的作品常常受到日本友人的喜欢。那天正巧,我和友人路过威海路上任政的住所,友人说:“我们去兰斋去看看任老师。”我说:“好!”
我们上楼后见到了任政先生,任先生是一位朴实和蔼的老人。我说了一句当时很真心,现在有可能被认为是很恭维的话:“任老师,您的书法在整个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们报纸每次印刷时,看到您写的字模,我总是有一种崇拜的激情。今天见到了您,我真是很开心。”
任政先生淡淡地说道:“别客气,我是业余书法家。”
任政先生为人很谦逊和蔼,待人真诚,向他求字,他几乎是有求必应的。所以,当时我也就厚着脸皮,开口求到:“任老师,是不是能够给我写一幅字啊。”
他说:“没问题,想要几张都可以。”
这时候我心里已经感恩不尽,便感谢着说:“只要一张就可以。”
他说:“写什么字?”
我想了想,说:“就写‘笔歌墨舞‘吧。”

任先生一会儿就把这四个字写好了,清秀华丽,我看了墨迹未干的四个字,不禁心生欢喜,赶紧把忘在包里的龙井茶拿了出来,说:“任老师,一点茶叶,不成敬意。”
任先生洒脱一笑,“客气啥!”我说:“就留着吧,自己喝喝。”
他说:“好。”
从这以后 我和任老师成了忘年交。
后来,我常常在报社写稿的空隙或每次完成采访任务的时候,只要路过人民广场威海路口,总是要去兰斋看望任政先生。每次去,任先生也从不厌烦,总要为我写几幅作品。这样的事情一晃,也有好多年。
常听任政先生说起,沈尹默先生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学问和书法,正像古人说的是水和船的关系,水涨船才会高。有志学者就得多读书,读书多皆理赋,气则致雅,书法作品就会出神入化。”
任先生要我平时能多读书。他说:“你看我们古代的苏东坡、李适、王羲之、颜真卿、黄庭坚、文征明、董其昌,那些古代的杰出书画家,他们除擅长书画外,对于文学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曾听任先生的公子任舜华说起,先生生前十分喜爱中国的古典文学,尤其是《红楼梦》,他读了一遍又一遍,总共读过四十多遍,尤其深究《红楼梦》里面的诗。
与任政先生的交往,对我的影响蛮大的,所以工作之余,我也喜欢看古籍、经典名著。苏东坡有诗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为此,至今我也多次通读《红楼梦》,最近又对自己进行了一次文学的补课。
顾马口述编辑、马文友录音整理2017。4。21
文人“活”系列----《半园闲话》
2017年8月上海书展上将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