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人"活"系列《半园闲话》*闲说个“玩”字   作者:顾马

(2017-04-05 21:36:39)
标签:

顾宝兴

顾马

朱来扣

刘国坚

东方艺术

分类: 如歌行板

 文人"活"系列《半园闲话》

闲说个“玩”字
                                                                           
                                                               作者:顾马
 


 前几年,我看了一场台湾作家白先勇先生编写的昆剧《牡丹亭》演出。后来,也看过话剧导演田沁鑫的昆剧《桃花扇》,还读了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发现明朝人,特别是中晚明时文人的生活和品味实在是相当多元且丰富的,他们对金钱的观念是传统的、感性的也是复杂的。当时居住在城市里,生活比较富有的部分士大夫阶层,总是在以各种的生活表现方式,寻找着自身苦闷思想的突破,特别晚明时候,他们自我表现的冲动和财富搅合在一起,形成了当时整个社会的一种奢靡风尚。

 士大夫们酬唱往来之际,经常雅聚,玩笔墨,唱堂会。而其中的玩笔墨,也称文玩,就是文人们喜欢收藏古人的一些字画、笔墨,互相鉴品、交流等等。当时还出现了一种时玩,现在叫做时尚,就是除了文人墨客喜欢的书、画、鼓、大琴、昆曲等这些文化艺术形式外,还又添加了两件事,一是紫砂壶,二是几案家具。当时的家具制作,除了能工巧匠的精心,文人诗意的情趣审美眼光也开始加入其中,由此而制成的家具,流畅、大气、雅致,成为当时比较富裕的文人精英阶层把玩的东西,也为后世的今人所重。

 一般而言,书画家们大多会继承些中国传统文人路数的,明清以来,虽有中断,但也并未绝种。既有风雅好古一路的,也有趋利俗媚一路的。我接触的书画家们,除了喜欢鉴藏书画古玩以外,还有些人喜欢玩古琴、玩戏曲的,不过已经没有以前多了。三十多年前的那些大画家,很多人喜欢玩票京剧、昆曲、古琴等。现今的书画家,除了玩书画、古玩,还玩堂会、玩卡拉OK、玩社交、玩自媒体等等,比明朝的文人玩的形式,要丰富得多了。

 最近,有幸与上海知名艺术评论家令野兄、诗人刘国兄一起在银屏上玩了一把。这样的玩法,明朝人大概肯定是不会有了

文人"活"系列《半园闲话》*闲说个“玩”字 <wbr> <wbr> <wbr>作者:顾马

 每逢录制三人组合的“佳作赏析”节目时候,我都会从三十公里以外的家里赶到电视台,虽然每次播出时间只有八分钟左右,但花在录制上的时间却是它的十几倍。令野兄作为这档节目的嘉宾主持,常常会在录制之余,口头禅似的说:“白相相。”确实,这样的节目录制过程就是一种“文玩”。在录播台上,节目说到兴起时候,三人之间,你来我往,往往妙语连珠,非常的有意思。我们说了古诗中的元旦、又说元宵,还说了历代的梅花、桃花诗词等等。每一场“玩”下来,我们自己也能分明感受到了古人和今人在“怎么玩”的形式内容上,既有很多异的地方,也有相同所在的一贯性,那就是古今的文人都喜欢玩,而且都玩得极有情趣,常常也会玩出名堂经来。只是不知道,我们的这样玩法,是否能玩出名堂经。对于我来说,既是把它当作一种今人的“时玩”,其实内心还是很期待自己的“玩法”到位的。

                       (顾马口述编辑\马文友整理于汉唐精舍2017.4.3)

                              文人"活"系列-----《半园闲话》

                                           2017年8月上海书展上将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