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活"系列《半园闲话》
亚明老的大度
作者:顾马

上世纪的八七年开始,我成了沪宁线上的常客,常常直奔六朝古都南京,直奔天目路上的沙砚居。那时,我正跟随着新金陵画派著名画家亚明先生学习书画。每次进了沙砚居,亚老会让我去他花园中的一个阳光房里喝茶,师生对茗,往往从早上喝到下午。谈家常、谈艺术,谈关于阴阳学说在中国画里的体现,谈中国画的精神和灵魂。
每次我看到先生拿出来的茶壶,就感觉很好奇。沙砚居中,藏有很多把茶壶,那些茶壶看上去极漂亮,摸上去的手感真好。亚明先生用紫砂壶泡的红茶,口感香甜,喝在嘴里有一种回味。我问先生:“老师,那个茶壶有什么讲究?”他打开话匣子讲了很多。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他和著名画家唐云先生的一段佳话。
亚老说他原先有一把叫笠荫壶,那把笠荫壶是陈曼生做的。
我说:“陈曼生做的?”
他说:“是的。”
那把壶他原先在是家里把它当成酱油壶的,岁月久了,笠荫壶的壶嘴都被酱油堵住了,他也没当回事。
一九七九年,唐云先生来南京参加中国画的评选工作,吃饭时候聊起来,唐云说他收藏了很多紫砂壶。亚老就说:“我家里也有一把茶壶,我是用来装酱油的,下面条和做菜时用的,壶嘴也被堵住了,有时候酱油都倒不出来。”
唐云说:“你让我看看,能不能把它弄好。”
隔了一天,亚老在家拿了一块抹布,将壶肚壶外擦净,拿去给唐云看,唐云拿过去仔细看了看,发现也不能把那把紫砂壶的壶嘴弄通,伸手缓慢地提给亚老说:“这东西很好的,你留着玩吧。” 亚老当时也没当回事,回家后还是继续盛酱油。
过了几年后,唐云和亚明去山东参加全国美协会议,两人碰巧又住对门。开会前,他们就在一起聊天,聊关于中国古人绘画的一些内容,也聊到了那个紫砂壶。
唐云问:“你那把壶还在吧?”
亚老说:“在啊,我还是用它装酱油。你喜欢?”
唐云说:“那是一把曼生壶,就是陈曼生做的。”
“噢?是吗?”亚明问。
唐云说:“是的。”
亚明说:“既然老友很喜欢,不管什么壶,我都可以送给你。”
过了一年多,唐云再次来南京,在宾馆打电话给亚老,他说:“上次你说的那把壶送我的哦,你肯定吗?”
亚明说:“肯定啊,老友要我还有啥话,拿去吧!”
唐云一听很高兴:“我马上就叫人开车到你家里!”
亚老一听他要来,立马到厨房间就把这个壶用热水里里外外的全部洗干净。半小时左右,交给了来人。
第二天两人小聚。唐云兴奋地把放在行李箱里的这把壶拿出来说:“这真是一把好壶,曼生壶啊!”亚明说:“反正我放在家里也是灌酱油,你喜欢曼生做的壶,你就拿去收藏吧!”
中国传统文人有个特点,把玩的好东西,往往愿意给自己要好的知心朋友共享。老前辈们的遗风相贻,实在是一辈子的好处,所以先生的大度影响我至今,平时朋友喜欢一些好玩的东西,我收藏一些小叶紫檀的葫芦和毛笔,我也会分享给朋友。从这件事上,我发现做人大度会给你的内心添上一份愉快,古语有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与大家分享当然是最开心的一件事情了。
从那以后,我也开始喜欢上了喝茶,喝绿茶、红茶、白茶,一喝就是几十年。喝茶其实也有很深的学问。茶圣陆羽曾写有一本《茶经》,书里有很多的内容,包括整个采茶、制茶的过程,喝茶的讲究。由此,我对泡茶用具的茶壶也知道了很多,有紫砂的,铜的、铁器的、还有瓷器的等等,也从喝茶中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和快乐。
(顾马口述编辑\马文友整理于汉唐精舍2017.3.20)
文人"活"系列-----《半园闲话》2017年8月上海书展上将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