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法
诗家有喜怒哀乐四失之辞
顾马
一、失之大喜谓“放”。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二、失之大怒其辞“躁”。如:解通银汉终须曲,绕出昆仑便不清。
三、失之大哀其辞“伤”。如:主客夜呻吟,痛人妻子心。
四、失之大乐其辞“荡”。如:骤然始散东城外。悠忽还逢南陌头。
诗法
诗有上中下
顾马
一、纯而归正者“上”。如:几席延尧舜,轩辕立禹功。
二、淡而有味者“中”。如:闲访太古石,醉卧洞庭秋。
三、华而不浮者“下”。如:华山插宝髻,石竹修罗衣。
诗法
诗有三般句
顾马
有自然句。有容易句。有苦求句。命题属意,如有神助,归于自然。命题率意,遂成文章,归于容易。命题用意,求之不得,归之苦求。
诗法
诗有六对
顾马
一、天地日月谓“正名”。
二、花叶草茅谓“同类”。
三、萧萧赫赫谓“连珠”。
四、黄槐绿楸谓“双声”。
五、彷佛放旷谓“叠韵”。
六、春树秋池谓“双擬”。
诗法
诗有物象比喻
顾马
“日月”比君臣。“龙”喻君位。“雨露”比君恩泽。“雷霆”喻君威。“山河”比国家。“阴阳”喻君臣。“金石”比忠烈。“松柏”喻节义。“鸾凤”比君子。“燕雀”比小人。“魚、虫、草、木”各以其轻重比之。
诗法
诗有魔有癖
顾马
好吟诗而不工者才卑。好奇而不工者格卑。
诗法
诗有四不入格
顾马
轻重不等,用意太过,指事不实,用意偏枯。
诗法
诗有五忌
顾马
一、格弱则诗不老。
二、字俗则诗不请。
三、才浮则诗不雅。
四、理短则诗不深。
五、意杂则诗不纯。
(欲知诗法
诗有八病
日后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