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法
诗有内外意
顾马
内意欲尽其理。如颂、美、箴言之类意。
外意欲尽其象。如日、月、山、河、草、木、魚、虫之类物象。
内外含蓄方入诗格。如: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动燕雀高。旌旗比喻政策号令,日月比喻时事明朗,龙蛇比喻君臣,宫殿比喻朝廷,微风比喻政教,燕雀比喻小人言。号令明,臣奉行。政策教化出,小人也向善。旌旗、龙蛇为外意,号令、政教为内意。
诗法
诗有三体
顾马
巧,骨,髓。
以声律为窍,以物相为骨,以意格为髓。
诗法
诗有四炼
顾马
炼字,炼句,炼意,炼格。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炼意不如炼格。
诗法
诗有五理
顾马
美、刺、规、箴、诲。
一、赞美君在道德以服远人。如:都来消帝道,浑不用兵防。
二、讽刺税赋酷重。如: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徭。
三、窥圣人行号令也有不明时。如:幸无偏炤处,刚有不明时。
四、规才智之人进步而使贤人不仕。如:日暮碧云合,佳人期不来。
五、诲明时草泽中,贤人不得用。如:明河川上没,芳草露中哀。
诗法
诗有偏法
顾马
有一字一诗之句者。如李贺之诗。有行云流水之句者。如宋人邵尧夫之诗。
诗法
诗有喜怒哀乐四得之辞
顾马
一、喜而得之其辞谓“丽”。如: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九枝衣。
二、怒而得之其辞谓“愤”。如:颠狂柳随絮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三、哀而得之其辞曰“伤”。如:泪流襟上血,发变镜中丝。
四、乐而得之其辞称“逸”。如:谁家绿酒欢连夜,何处红粧睡到明。
(欲知诗法
诗家有喜怒哀乐四失之辞 日后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