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2020-11-29 18:32:01)
标签:

转载

一直不知道怎么去这两个洞,下回按按图索骥走一趟,再次感谢
    不知道王老铺一带有多少山洞,写过的几座。其中,庞家坨东的大溶洞见上文。
201643日,探另几洞。[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一早自六渡上山。六石路路过栗园厂村口,顺便进沟转转。栗园厂主沟北部称东嘎洛港jiǎng),北端就是六石路的最高处王二(望儿)
水泥路北端老人告诉附近有两洞:一个是北侧不远大坝的泄水洞,一个是东坡洞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也就百米,一道石坝截断主沟,东侧一洞。[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这里是个沟岔,西沟有个小水库,北拐称西嘎洛港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下沟去泄水洞,完全人工开凿。[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不过十来米长,一道石壁横在前面。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这是一条南北向的断缝,下面是幽深巨大的洞腔,没人知道水流向何处。
三清洞是条地下大峡谷,这里会是另一条?[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返回水泥路北端住户。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东坡洞在东侧崖台上。[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途中,南望栗园厂谷口。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西侧,水泥路北端住户。[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先沿支沟东北而上,再崖台西转。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一个南北向的洞口。[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向里不深有塌方。老人告诉洞内有些的钟乳石。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沿六石路东去,是栗元厂隧道。到底是“”、还是“”?[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西望来路,栗园厂沟已在右侧山后。左侧沟底有荒废的梯田,地图标注桦老洼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隧道东南两侧,是王老铺主沟的转弯处。黄老洞在这一带,下沟看看。[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这一带石塘、石缝挺多。东上支沟可上大岭西
沿右侧石塘而上,转了1个多小时,终无所获。后来知道,黄老洞在左侧山包的南侧崖壁上。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一探黄老洞未果,沿沟北上。[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三清洞很好找,就在王老铺主沟的北端,远远就能看见。
这一带属于王老铺下罗圈六石路沿沟东山腰盘旋北上。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沟中几道石坝,都已冲毁。[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主沟北端,分东西两岔,正中就是三清洞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西沟可通王二岭。东侧有道石墙。[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一个滚下的磨盘。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东侧石墙上曾有小块田地和建筑。东沟为开六石路的砂石覆盖。[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三清洞前,一道石墙,曾有院门。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院门南望主沟,远处可见大岭上的防火瞭望塔。上文可知,那是西去大岭西、南下北港沟的鞍口。[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洞口还在20来米、人工垒砌的高大石阶之上。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侧面可见,最初洞口下部是段直壁。[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登阶而上,门洞内收,精凿拱券,顶嵌石匾,上封石墙,侧有摩崖题记,确有神仙洞府的风范。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青石石匾双钩阴刻“三清洞”三字。两侧有竖向小字,石质斑驳,难以辨识。[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门槛外望,整个洞口天然而成。西侧水平小台有几个圆孔,可能曾经树有旗幡之类。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登小台,可正看东壁的摩崖题记
三清洞碑记
山环水抱,创来千古之奇观。虎踞龙蟠,足备一时之玩赏。白云低,红日近,自古常昭;悦鸟性,空人心,于斯为盛。诚所谓三宝之地、万法之门也。余,孟至林,入道于房山县瓦井村承恩观,游于此地,红尘远隔,忽生隐心。于是,村中乡首见余诚心好道,情愿将此洞,以及前后左右坡地卖于余孟至林,以供饮食,作价纹银贰拾两整。屡年交十度里二甲钱粮京钱壹百丈(文)。如有争论,有中人去主一面承管。座落四至开列于左:
座落房山县王老铺村东北延福石堂洞,上下土木一并相连,东至大庵(鞍)分水岭为界,西至河沟,南至水流沟为界,北至小东沟分水岭为界。
光绪贰拾陆1900三月初三日。立字人:穆永福
中说人:穆和兴、师玉秀、郭祥魁。书字人:杨润。
检功道(“人”下三竖):周功书。
壬寅1902)中秋望日立。文生田金□书丹[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光绪二十六1900庚子之乱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可查:清政府相信义和团刀枪不入,五月二十五日对外宣战。
三月,想必孟老道原来所在的周口店瓦井村承恩观也在闹义和拳。时局动荡,孟老道便游转到此,购下此洞。摩崖题记则是两年之后,孟老道大约用2年半时间,将此洞整修一新。怎么看待四至,东、北两个分水岭,有多大的范围?
门内外望。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1140,正式进洞。洞内挺高,西侧有天然石台。[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不远东拐。西北角台是什么?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人工凿成规则圆坑石台。下部没有坑道,不是灶台,应是个泉水坑[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东转,洞道一人高,人工拓宽过?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过洞道又北拐,洞腔高峻起来。三角形洞腔,洞底挺宽,但与其高度想比,显得瘦长。
两侧洞壁齿牙相对,是流水冲刷留下的痕迹,这是一个独特的大溶洞[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洞顶成缝。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不远,一道人工石阶,再次右拐。[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西侧竟然有个厕所老道真方便了。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回望厕所位置。[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再转北,洞底宽阔平坦,能走小车。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洞腔突然变宽,挂满巨大的蜘蛛网。
爱人不敢走了,这洞里有怪兽?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哪有这么大的蜘蛛?走近细看,这么大的“蜘蛛网”应该什么人拍什么场景所喷。
西北角石堆,老道曾做什么用?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蜂房水涡”,明显水流蜗旋痕迹。曾经的水流由内向外?[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又洞道东转,地上的“蜘蛛侠”塑料袋是喷网的“罪证”。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继续北转,洞腔愈发高峻起来。[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大部分洞段根本看不见顶部。这哪是洞?是地下大峡谷地下一线天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洞底变窄,石块增多,高低不平。这应该是后期上部崩落造成。[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洞内有小量的转弯,已搞不清偏东、偏北,大方向是向北。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洞内干燥,走过扬起粉沙,有点呛人。[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看不见的洞顶,有几十米高?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洞底起伏加大。[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宽窄交替。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隆起,估计都是后期塌方所致。[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蜂房水涡。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现在已无流水,上部还会继续崩塌吗?[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几番上下,已搞不清洞底总体是上升、还是下降。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一段陡坡。[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北端岩石挑出。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右侧窄缝陡下。
这时远处黑暗中隐约有光影和声音,有鬼?[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爱人再次害怕、后撤。
世上哪有鬼?必定是先进洞的驴友。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下行,巨石,细沙,陡坡。[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两侧,水蚀横纹的直崖。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果然是一队先到的驴友,正在返回。
但没真想到这是一群特殊的驴友,学龄前儿童,在两名教育机构老师的带领下,到这未开发地下大峡谷进行实践活动。[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对教育机构好感不多,但对能够组织孩子这种探险双手赞成。大部分孩子缺乏探险精神。
细沙很粉,孩子走过,灰尘腾腾。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不远,低洼处,地势平坦,西侧有一竖缝[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已是1230,进洞50分钟,进深约5600米。竖缝是进入下层洞室的通道。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崖壁刻划,大概是下过竖缝人的光辉纪录。本人是没有绳降的能力了。[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三清洞地下大峡谷是怎么形成的?
北京曾经雨水充沛,这里本是一道裂缝,水流沿缝掏蚀下切,由洞口流出?
随着降水的减少、洞底的下切,水流找到下一层的通道,上层变成了干爽的峡谷?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主洞向北仰起,陡坡而上。[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不敢上了。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顶部无边的黑暗。[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一块悬石,卡在头顶。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进洞已1个小时,按资料至此约700米。返回。[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下来的陡坡。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北挑的巨石。[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高深洞顶。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出洞其实很快,不过10分钟,便到洞口。[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发生了“堵车”。那帮佩戴头盔的学龄前孩子排队缓缓而出。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另帮一年级无头盔的孩子鱼贯而入,洞内整队。没想到三清洞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头盔孩子沿洞前西沟而上。跟过去看看,回望三清洞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西沟狭窄陡峭,通向主脊王二岭,没有像样道路。[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这帮孩子就地而坐,啃食着面包。车在六石路高处平台等着他们。
午餐后,他们将沿荒沟而上,至少有2300米高程的野外穿越。孩子的潜力,超过成人的想象。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返回洞前,沿主沟西侧崖台南行。[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不远一石缝。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缝角狭小的洞口。这是村民所称西坡洞、驴友所称蝙蝠洞吗?[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下望,确定位置。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钻入洞口,豁然开阔。[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前面是崩塌的石块。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回望洞口。[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攀上落石堆。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前行几步,看似有些危险,不深入了。[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南侧崖台回望。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三清洞不远。[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南侧一狭小洞口,不探了。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惦记西南部的黄老洞。向村民打听位置,确认就在栗元厂隧道东侧山沟北侧崖壁上。
返回隧道,向东下沟。[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山沟直上大岭西,北侧有缺口。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回望,隧道在西侧山包里拐弯。[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崖角一洞,显然不是。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山包南侧,巉岩嶙峋,黄老洞在哪里?
实际就在柏树后面,这里看不见,而且小径不明显。[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结果沿缺口而上。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缺口边一处钟乳石塘。上到顶部梯田也没找到黄老洞[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今天与黄老洞无缘了?返回村中,请师傅带路,1630重返东沟。
师傅指着巉岩崖台,有段石墙,就在那里。不注意真看不见。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还是东侧上缺口的小道,横切到“”处的路迹不清了。[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处是个小斜台。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下望来路。[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转弯就是那道石墙。路走下部。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再转弯就是黄老洞。这么容易!可惜了之前两趟搜寻。[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洞前应有的平台没了,洞口向西偏南方向。
类似三清洞青石拱券门洞,顶石清晰地刻着“黄老洞”三字。不同三清洞的是,拱券与岩石外侧平齐,没有凹进。上部的隔墙已塌。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原本瘦高的石塘,构成黄老洞门厅。上部曾有横梁,现在只剩浅窝。[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石塘底部是原先的洞口门厅左侧一道石台。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门厅回望。[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向内称2吧。里面有数字编号,不知何人书写,与隔墙并不一致。
2左右炕台,有天然凹槽。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回望。[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3人工隔墙,门设左侧,前有横台。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34隔墙、横台,右角一根干燥钟乳石。[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回望。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45隔墙已塌。[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5回望。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6隔墙,横台完整、中高。[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进入6,洞腔北(左)转,有一片钟乳石。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增色不少。[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石壁1米多高,一个水盆,是天然、还是像三清洞人工凿成?
水从石壁渗出,盛满水盆,溢而不流。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北转,应算7,小洞连通。为什么在钟乳石上写了个“5”?
8半隔墙,上部损坏。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反向炕台。[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进入8,一个三层石台。不是石磨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上部一块圆形石板,上置圆石。是个祭坛老道曾是做什么法事?[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顶石圆眼,曾插何物?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8回望。[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向前,接近洞端,与9半隔墙。上部钟乳石漂亮。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9何人标个“6”字?[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顶部钟乳。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顶穴伸向高处。[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右侧一墙,隔开10。倒挂一蝙蝠。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10不大。北小厅,到头。[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9外望。全洞有几十米深?不到百米吧?
黄老洞规模远小于三清洞,但一定程度保存着原有格局,可反映房山山区道教的存在形式。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下山,已是1700。沟中还是能看见黄老洞洞口,太不起眼。[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西侧崖角也能看见。之前怎么就没注意到呢?
[转载]房山145王老铺探洞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