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2016-09-05 21:03:27)
标签:

赛思颠石窟

卧佛寺摩崖石刻

伊祁山

明伏石窟

三仙洞庵

分类: 北京古迹群活动纪行
从左到右:水鲸鱼,天翔单车,不靠谱,江小鱼,清风,活力金鸡,片石孤云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2016年9月3日,古迹寻游休年假去了宁夏寻古,群里一下塌了半边天,大家商量了一下,还是照常活动,目标顺平唐县。计划,1,伊祁山石刻,2,郭中村牌坊,3,赛思颠石窟,4,明伏石窟,兴国寺大殿5,卧佛寺摩崖石刻,6唐梅三仙洞庵,牌坊
  6点集合,大约9点到达伊祁山景区大门口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伊祁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城西10公里,据传说中国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尧((约前2377—前2259年),姓伊祁,名放勋),出生在顺平县 ( 原完县 ) 的伊祁山 , 因此伊祁山就又称作尧山,山上有古老的洞穴、众多庙宇、殿堂、亭台,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伊祁山上陆续发现珍贵摩崖石刻。石刻作者集中在明末清初,重要为王余佑、李兴祖、邓鏻、林兰友等人。截止2012年8月,伊祁山上共发现古代摩崖石刻21处,其中王余佑题记1处,诗4首,李兴祖诗3首,邓鏻诗1首,兰友诗1首。文字内容与历史背景多与王余佑《五公山人集.法华岩记》相对应。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伊祁山不算高,海拔416米,台阶大概2000多级,上下并不轻松,而摩崖石刻的位置非常隐蔽,几乎罕有人至,崖边小路几乎长满了灌木杂草,很难辨认。再加上酸枣和很多不知名的带刺植物刮了一胳膊血道子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石刻大致找全了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因道路艰难,去的人不多,石刻因此能保存完好,也是万幸!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朱和尚洞口的摩崖碑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山顶的建筑群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伊祁山大概花了三个多小时,比计划慢了很多,第二站顺平郭中村牌坊,到地一打听,据村民说前几年被村里给卖了,具体不知道去哪了,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可惜又来晚了,遗憾。
赛思颠石窟,因为来过一次,轻车熟路很容易就找到了。
凿建于东魏武定三年(545)的唐县“赛思颠”窟,是河北有明确纪年最早的石窟,而且内容丰富。此石窟仅是一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石窟面南,窟门圆角长方形,顶饰尖拱门额,额内填刻忍冬,莲花,卷草等纹饰,窟内平面呈马蹄形,穹隆顶,宽2.2,深,1.6,高2.1米,三壁各凿一坛,原正壁坛上雕一佛二菩萨,左,右两壁坛上各雕一佛一弟子,现已都被风镐破坏无存,窟外东侧刊摩崖造窟碑记“厍太付公石”,记该窟为东魏太付厍狄干于武定三年在此山求雨后还愿所凿,窟名:赛思颠。窟东岩壁上有北齐线刻一佛二弟子像一幅,窟东南100米处存北齐残造像三尊。因草太密,这回北齐残造像没找到。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明伏石窟虽然以前来过,但最近村里环境变化很大,地里玉米也没收,以前的田间小路几乎找不到,绕了半天才来到窟前,累个半死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回来连兴国寺大殿都没劲去了。
  明伏石窟凿于一处高达25米的悬崖上,共上下两窟,均为利用天然洞穴加工而成。窟门面北,上窟明代凿建,窟门两侧上方各凿明窗一个,窟内东西两壁造像,西壁主尊普光明佛,结跏趺坐于莲座上,主像上方及左右侧共造坐佛41尊,下方造力士像3尊,文殊菩萨骑狮像一尊及供养人2身,东壁造坐佛3尊,各尊佛像下方均镌佛名,下窟内凿唐代大型坐佛一尊,现已淤塞,当地俗称,黑佛洞。1993年7月,该石窟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卧佛寺摩崖造像就在公路边非常好找。
  卧佛寺摩崖造像为河北省现存最大的石质卧佛造像。涅槃经变相中刻划的众弟子,形象生动,形态各异,较好的表达了佛祖涅槃之际的肃穆哀伤气氛。北宋庆历五年(1041年)刻。凿于一处面向西南的石灰岩质峭壁上。全长16.7米,高3米左右,共有大小佛龛95个,总计造像,140尊,最大一龛位于摩崖北侧,呈横长方形,宽4.8米,高近2米.内雕卧佛头北足南,右胁而卧,身长4.5米。卧佛头前足下及背后雕十大弟子,弟子像上方雕小型坐佛16尊,其余诸龛分布于大龛上方及南侧。以高0.5米左右的尖拱形龛为主,此外还有方形龛,屋形龛等,造像内容有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单尊坐佛,文殊坐像等,大像龛北侧有:野庆历五年造卧佛及小佛百余尊,的摩崖题记一则。摩崖造像亦于1958年兴修水库淹没,2003年水库干涸摩崖重现。2013年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最后一站北唐梅村东北的仙姑洞,唐县县级文保单位,仙姑洞为半山腰一天然洞穴,洞前是一条小河,风景甚美,洞口立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刻石碑一通,青石质,圆首,方座,通高2.3米,宽0.7米.碑阳镌,三仙洞庵。四个大字,知县万自约等立石。唐梅村牌坊,戏楼据说都没了。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17点40返航,21点到家北京古迹群20160903顺平唐县寻古一日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