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2016-05-26 17:25:55)
标签:

孔水洞

万佛堂

隋代造像

金代石刻

唐代造像

分类: 北京摩崖石刻

万佛堂孔水洞位于房山区万佛堂村西400米左右的三竹物业院内,现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房山孔水洞是著名的历史名洞,历代文献多有记载,作为房山石经早期刻经地点之一,洞壁还遗存着隋唐时期的刻经、摩崖造像和金代的题记,极具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孔水洞上即为万佛堂,内有珍贵唐代 “万菩萨法会图”,长23.8米,高2.4米,由31块长 方形汉白玉浮雕而成。是唐代浮雕艺术的代表。我准备下篇介绍

万佛堂旁还有北京最美的辽代花塔,花塔在全国范围内都为数不多,屈指可数。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这回探洞约了颐和吴老,都护在燕然,游客小余三人,带着灯和绳子准备认真记录一下,孔水洞现在正好没水,而且前两天网友蓝精灵刚去,说大门没锁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元代“龄公和尚舍利塔”,,为八角形七级密檐式,通高约18米。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关于孔水洞的记载,初见于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圣水出上谷……水出郡之西南圣水谷,东南流经大防岭下,岭之东首山崖有石穴东北洞开,高广四五丈,入穴,转更崇深,穴中有水。耆旧传言,昔有沙门释惠弥者,好精物隐,尝篝火探之,傍水入穴三里有余,穴分为二:一穴殊小,西北出,不知趣诣。一穴西南出,入水迳五六日方还,又不测穷深。其水夏冷冬暖,春秋有白鱼出入,数日而返。人有采食者,美珍常味,盖亦丙穴嘉鱼之类也。”所谓大防岭下的石穴就是孔水洞,只是当时尚无孔水洞之称。这段记载告诉我们,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孔水洞这个秘密的洞穴就已引起世人的关注,并有佛教徒惠弥入洞探险,这是佛教徒第一次涉足此地。
到了隋代,佛教徒开始在洞内雕造佛像,刊刻石经。隋郎蔚之《隋州郡图经》:“防山上有仙人玉堂。”那么,随代,大防岭下的石穴已有了“仙人玉堂”的名字。通过对孔水洞的考察我们知道,“仙人玉堂”不是神话,而是写实。所谓“仙人”,乃是隋人在孔水洞内石壁上雕造的佛像。而孔水洞本是一座天然溶洞,满洞的钟乳石洁白如玉,置身孔水洞如同进入一座白玉宫殿,这就是所谓“玉堂”。

洞口的有汉白玉砌成高大的券口,边上还有一处陈兴亚留下的石刻,别忘了看。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洞内没有积水,但颇有凉意,入洞不远就能看见远处的两个佛龛。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右龛内一佛二菩萨,左右两侧雕骑牛大自在天各一,龛呈楣拱形,高1.5米,底宽0.65米。从雕像特征和龛内外部局来看,此龛佛像为隋代作品,这也和《隋州郡图经》中“仙人玉堂”的记载相符。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左龛内雕菩萨一尊,保存较为完整。菩萨面部丰圆,神态肃穆。周身肌肉丰实,比例均称。此龛为晚唐作品。”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在佛像下方约一米处有隋大业十年(614)刻(小涅槃经)。通过对孔水洞隋代刻经的考察,有关专家认为孔水洞很可能是隋僧静琬的早期刻经地之一,因此对房山石经研究有重要意义。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依稀可见大隋大业十年,北京唯一的隋代摩崖石刻,极为珍贵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大业十年下方还有一处金代大定二十年吏部尚书驸马都尉乌林答天锡的题刻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洞内地面有一些碎砖,看着一块像唐代绳纹砖,瞎猜的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再往里面还很深,下面架有铁轨,洞顶还有钟乳石,太黑没敢往里走
探秘房山孔水洞隋唐摩崖造像

文章部分介绍摘自百度百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