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昌平十三陵之仙人洞及石桥

(2015-02-05 14:58:18)
标签:

仙人洞

石洞仙踪

十三陵

昌平古迹

旅游

分类: 北京寺庙道观

    离开万娘坟,下一站昌平区保仙人洞。仙人洞久闻其名,但因为距离较远,一直没去成。

    仙人洞位于十三陵镇仙人洞村。仙人洞村在明隆庆年间为永陵果园,称作永陵园。永陵园发展延续至清代渐成村落。因村北蒋山山腰间有一石灰岩溶洞,名为“神仙洞”,为燕平八景之—石洞仙踪。村落因此而得名。

昌平十三陵之仙人洞及石桥

昌平十三陵之仙人洞及石桥
现在神仙洞周围已建成寺庙,并有居士吃斋念佛,负责日常维护。
昌平十三陵之仙人洞及石桥
据介绍:仙人洞位于蒋山东南部半山腰,洞口朝向东南。洞内呈穹窿状,形如广厦,东西约40米,南北约10米,洞内最高处距地面16米,可容纳200余人。洞内遍生石笋,地面凹凸不平,洞顶及四壁皆为石钟乳,晶莹剔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四壁多有石隙,高低、宽窄、深浅不一,西北角处有一较大石隙啊,又深又黑,人不敢入。洞内正中为东中最大的一处石钟乳,重约16吨,其形如钟,上细下粗,长约4.5米,最粗处直径约3米。石钟乳与洞顶连接处酷似钟纽,长约1.5米,直径约0.7米,以石敲击,声如钟磬。

    明清以来,仙人洞广受人们青睐。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六月,陵区内的七孔桥和多处道路被水冲毁,工部尚书雷礼奉旨前来督修时,前来石洞观览。随后他便派遣工匠对溶洞进行了修葺,在洞口新建了洞券,命石工凿刻了对联“蜿蜒龙脊山吞月,磊砢云根洞有天”、额题“神仙洞”。明末,管理皇陵的官员为了祈福禳灾,在山上建了一座三清殿。三清殿坐北朝南,正殿五间。殿内供奉太上老君,殿前东西配房各两间,为道士值宿、清修之所,后因年久失修,于1938年坍塌,残砖旧木被村民拆走。

    民国后蒋山石洞更是名闻遐迩。但是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石洞疏于管理和保护,天长日久,洞内钟乳石被人们照明的火把熏黑,甚至遭到人为破坏。然而由于人们长期在蒋山开采石板以为建材,使得蒋山的自然景观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尤其到了1973年初,仙人洞村又以发展副业生产为名,在蒋山就地取材,大量生产建筑材料石米,于是在当年10月7日,随着一声闷响,仙人洞被炸毁了,这一珍贵的景观终于不复存在了。昌平十三陵之仙人洞及石桥 
昌平十三陵之仙人洞及石桥
仙人洞口现在复建的殿宇
昌平十三陵之仙人洞及石桥

昌平十三陵之仙人洞及石桥
原仙人洞洞口,现在已经用铁丝网拦上了
昌平十三陵之仙人洞及石桥
明嘉靖年间工部尚书雷礼命石工凿刻了对联“蜿蜒龙脊山吞月,磊砢云根洞有天”、额题“神仙洞”。
昌平十三陵之仙人洞及石桥

昌平十三陵之仙人洞及石桥

昌平十三陵之仙人洞及石桥
下面的洞口,已经被破坏的不成样子,胜迹不存
昌平十三陵之仙人洞及石桥
  仙人洞村内还有一处文保石桥,清初,郑亲王将神仙洞左下方选为吉壤,营造园寝,葬入祖孙三代共四人。东边的墓园较小,仅有墓冢和围墙。西边的园寝规制较高,墓丘前建有享殿、配殿、园寝门、碑亭、牌楼和石桥等建筑。1930年,郑亲王后裔将墓迁走,树木及建材被售卖,现仅遗存一座石桥。
昌平十三陵之仙人洞及石桥

昌平十三陵之仙人洞及石桥

昌平十三陵之仙人洞及石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