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四大古桥

标签:
北京四大古桥卢沟桥八里桥琉璃河大桥朝宗桥 |
北京市四大古桥按建成年代排序金代的卢沟桥,明代的八里桥,朝宗桥,琉璃河大桥。
朝宗桥,卢沟桥、八里桥又并称为“拱卫京师三大桥梁”。
|
建成年代 | |
|
|
|
|
|
|
|
|
|
|
|
原名永通桥,是始建于1446年的明代三孔石拱桥,横跨在通惠河上,是通州至北京大道上的必经之处,因距通州八里而得名
|
|
|
|
|
|
|
|
|
|
|
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八里桥,原名永通桥,是始建于1446年的明代三孔石拱桥,横跨在通惠河上,是通州至北京大道上的必经之处,因距通州八里而得名。1860年八国联军在此大败清军进入北京城。
朝宗桥又名沙河北大桥。位于昌平县城南10公里、沙河镇北0.5公里。朝宗桥为七孔石桥。全长130米,宽13.3米,中间高7.5米,七孔联拱结构,桥两旁有石栏柱53对。是明朝帝后、大臣谒陵北巡的必经之路,又是通往塞北的交通咽喉。现在每天还通过数以万计的车辆,是四桥中唯一还是服役的石桥。
琉璃河大桥位于房山区的京石公路上。是房山区境内最大的石拱桥,其规模仅次于卢沟桥。琉璃河又名大石河,古称圣水,流经这里东行,汇入拒马河,每到汛期,原建木桥常被冲毁。嘉靖十八年(1539),修此桥。嘉靖二十五年建成。石桥南北向,横跨琉璃河上,全长165.5米,宽10.3米,高8余米,共11孔,中孔最大。拱券正中雕有精美的兽头。桥体全部用巨大的石块砌筑,桥上建有实心栏板和望柱,其上均雕有海棠线等纹饰。嘉靖四十年(1561),向南北两方督修路堤。堤宽19.8米,高近4米,总长约2000米。堤面铺以巨型条石。为传说中的五里长街。从修桥到路堤建成,前后20余年。琉璃河石桥,是北京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石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