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五环上有座功德寺桥,既然地名里面有功德寺,但功德寺在哪呢?
从功德寺桥往南走厢红旗路,顶到头向左转进入玉泉山路,路北即是功德寺的遗址,现为耗资几千万新修的海淀区学校后勤管理中心。

功德寺是位于今中国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功德寺1号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现已无存。
以前功德寺原址只剩一只辟邪,文革期间也被砸的面目全非,现保存于五塔寺石刻博物馆




这是以前功德寺的老照片,


功德寺原名大承天护圣寺,建于元朝天历二年(1329年),寺内建有行宫,为元朝皇帝驻跸之所,并供奉有元文宗皇帝及太皇太后的御容。寺前的湖中建有三台,传说是元朝皇帝的钓台。元朝至正初年,该寺毁于火灾,随后重修。大承天护圣寺是元朝该地区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寺院。
明朝宣德二年(1427年),大承天护圣寺重修,更名为“功德寺”,仍建有行宫,明朝宣德帝、嘉靖帝均曾在此驻跸。嘉靖年间以后,功德寺转衰。
清朝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功德寺奉敕重修。乾隆帝赴清漪园时也去功德寺拈香。功德寺是清朝北京9座满族藏传佛教寺庙之一,且由理藩院管理。
清末民初时,功德寺逐渐败落。中华民国时期,该寺改为学校。解放后,成立玉泉山中学。2010年前后改建为“海淀区学校后勤管理中心”,该中心的门牌号为海淀区青龙桥功德寺1号
在修建后勤中心大楼挖地基时,从寺址处挖出另外一只辟邪及乾隆御笔碑,门额,拱券等。现已被作为后勤中心大楼间花园的点缀物摆放。

这只埋在土里的石辟邪保存完好。万幸,没经历那个疯狂的年代



乾隆御笔碑



门额,敕重建古刹功德寺,也是乾隆写的

散落在花圃里面精美的门拱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