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疃的古迹
标签:
白家疃曹雪芹石桥贤王祠休闲 |
疃读音为tuan三声,是屯,村的意思
白家疃村位于海淀区温泉乡的温泉村东,黑龙潭西,在风景幽丽的显龙山北麓,北临碧波粼粼的京密引水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地名词典》一书中记载,明代时该村名叫白家滩村。因该村村落庞大,自古又为京西名村。而在村东部的百望山和西部的阳台山一带多有辽金古迹,所以该村在辽金时应已成村。因该村落东西向很长,故该村的两条主街为东西向,并有村东口和村西口的地名。在白家疃的南边,翻过十余里的山道,可到寿安山麓的卧佛寺。该村为“北京最美乡村”之一。

和红楼梦沾上边,那就是有旅游的潜力,呵呵,据说红楼梦著书于此,并且曹雪芹也病逝于此。
村中的贤王祠。“怡贤亲王”即爱新觉罗·允祥(1686年-1730年),系康熙帝玄烨第十三子,雍正皇帝的弟弟。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封和硕怡亲王,总理户部。雍正年间负责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还曾负责审理曹雪芹父亲曹頫一案。他曾来过白家疃,在此修建别墅。允祥病逝后,白家疃村民上书请求为其建祠堂,得雍正帝允许,拨官田三十余顷为祭田,于雍正十年(1732)在白家疃建起怡贤亲王允祥祠。20世纪50年代香山静宜友学迁入贤王祠,后改为白家疃小学。
去的时候正好赶上放暑假,小学正在进行加固工程,大门没关,进去拍了几张。
祠的山门前相对有一大戏楼,现在整修一新

这就是著名的白家疃石桥,打听半天才知道原来在小卖铺门口的几块石板,现在看来,谁知道是石桥
因有学者说曹雪芹故居这石桥附近,石桥大概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出名,不断有人来给它照相、画画。
在白家疃村中贤王祠西,有花岗岩条石搭建而成的一座石桥,横跨在白浮瓮山河(后称温泉河)支流上,河水受季节涨降影响,旧时石桥规模比较大,能行马驾的大车。现在石桥仅剩四块条石和一些散落块石,四块花岗岩条石大小基本一样,石长4.3米,宽O.52米,厚0.4米,村里盖房垒院已建到桥头,多年的垫路填河,石桥与地汇入温泉。那时石很高,要上几节石台阶才到桥面,夏天村里男孩都爱在桥下水中玩耍,赶上下大雨时山洪下来,水能把石桥淹没。近些年水干了,桥废了,桥上的部分石料被人拆走挪作他用,只剩下四块条石和几块桥头的台阶石。
这还两块。
有空白家疃到卧佛寺这条曹雪芹经常走的小路咱们也去体验一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