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备无患与有恃无恐(续)——说提倡精确与上档次
(2010-04-30 09:20:34)
标签:
方料创新能力档次精密制造中国杂谈 |
分类: 杂谈 |
有备无患与有恃无恐(续)
——说提倡精确与上档次
上面说了,用开放牌对付诬蔑牌,用经济牌对付宗教牌。当然这只是愚人之见,这种说法登不上大雅之堂。这是在水里头打个屁,没声没响。反正也不过是闲聊。有人听没人听我都无所谓。下面再说第三个问题。
再说的是汇率。同样只要把自己的文章做好了也就不怕了。我哪篇文章还没做好?两大问题,一是只能做人家早就不想做了的低端产品,高端产品做不出来。由此而产生第二个问题,出口依赖度高。年年忙的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价钱当然是低得不得了。
只能做低端产品,其原因是什么?中国人就这么笨,做不出第一等的货出来吗?中国导弹可以上天,飞船也可以上天,可大飞机做不出?那么是做大飞机比做飞船更难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这就让我想起一些别的什么事情了。
据说近年得科学奖的都是解放前读高中的人。解放后那一代,科学创新能力据说都有点儿缺陷。我也不知这种说法对不对。但对从科技创新能力的低下,可见教育有点问题。培养出来的人水平还不行。哪儿不行?在课堂上老让老师牵着鼻子走。思维定势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如此则创新能力差。十多亿人,很多东西连小小的以色列也做得出来,堂堂皇皇的大中华翅做不出来,岂不羞杀人也。
我想起一个笑话。有个外国人在德国问路,说到某处还多久才能到,被问者说不知道,你走吧。可问路者才走了一会儿,就听到刚才被问者在高声叫他,告诉他说:还走一十五分钟就能到!此人回转来问,为什么我问的时候不说,我走了这么远才说?此人回答说:我不知道你的速度,只知道距离,怎么算得出时间?这个故事其实能给人很多深刻的启迪。
这就叫精确!德国人的性格也就在于讲究精确。中国向以色列人学做一种先进雷达零件,总过不了关。原来以色列人要求做得非常精确,搞了几次,中国人也做得很精确了,什么零件一装就行。而过去中国的很多机器简直可说是接着成的。一片轴瓦,打上红丹,用锉刀慢慢地刮。机械变成了手工。中国人做木工也正是这么做的。斗榫时,大了削一点,小用打个尖,楔进去一块。因为没有精确的习惯,做上档次的东西就难了。去年我我写了篇文章谈要上档次,也提到我的这个观点。现在补充说明一句,上档次的关键是什么?就在于精确化。
我弟弟几十年前还做着木工活。他是无师自成的。可他用的是工业方式。我教给弟弟的是工业方式。给一家医院做窗户。别的木匠一回只做一个,做好了这一个再做第二个。可我弟弟只做方料,但他做方料却讲究尺寸的严格。别人做了十多个了,我弟弟却还一个也没做出来。到了要交货的那一天,我弟弟把所有的方料斗拢来,既不要削,也不要加楔,几十个窗户半天就拼装成功,次第是其他人的一倍到几倍。而且他做出来的是摇不动的,牢实!
可我们很多地方还用手工业方式做精密的机器。不注重精密制造。要做出好货来就难。如果中国人都像德国人那么精确精密,也可以做出世界上第一流的产品出来。可这精确精密的思维习惯只能从小学起就开始培养。例如我读小学时,做自述题,每格只写三分之二,每个字要写得一样高,一样阔;[写作文的字每个格子要填得饱满,不能这个字很大而那个字却又很小。这都有严格有限制的。可现在呢,却没有这种要求,小学生高兴怎么写,就怎么写。再说,这道题里必须是“3×4”,另一个题里必须是“4×3”,虽说结果是一样的,可因题目不同,次序也就不同,是不能乱来的。每行3
也许有人说,过分地追求精确会妨碍创新能力的发展。要发展创新能力就得让学生海阔天空地思维。我却不持这一观点。我觉得创新能力要在精确习惯养成后再在精确基础上发展才为有利。思维严密在先,天马行空地后。
这样会不会把学生训得呆头呆脑的呢?我想不会。或问,现在我们要求学生不也是循规蹈矩吗,我们正要把学生从这种呆板中解放出来,你怎么又提倡呆板呢?我说,这是不同的两个问题。一种是对回答内容要求呆板,必须按照老师所给的标准答案回答,否则即错。一种是回答内容可以是创新的,但表达方式必须是严格的。限制形式不等于限制内容。只有严格限制内容才会限制创新能力的发展。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表达形式支必须是极精确的,不能随意。这种思维训练对把中国变成一个精密制造国家是极为重要的。
德国东西做得好,就在于做到精确精密。他们的工人从小已经养成了这种习惯,知道做什么都不能乱来。如果小学生有了追求精确完美的习惯,我想作业的卷面也是极为整齐清洁的。可现在你还能在一所学校里看到这类作业吗?你能设想一个从小作业潦草的小孩会做出非常精密的产品出来吗?如果一份高考试卷也写得非常潦草,这样的学生适宜于去做精密的设计工作者吗?
中国必须提倡书法,但不是提倡毛体,而是要写得像印刷体一样规矩。毛的草书写得非常好,被书法家评为二十世纪第五名,我很欣赏他的字。但我小时候见过毛的正楷字,一笔北魏体,写得很规矩很秀丽。如果毛没有楷书的严格训练,能写出那么秀丽的草书出来吗?我想提出建议,在高考中,字写不规范的是不能被要求严格的专业录取的。他想当工程师就得学会把字写得规范。由此知彼,因小见大。中国的未来就在这些看来很小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