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武汉大学学生 黑夜 被网友们亲切称为“辅导大神”。
大家都知道,书上说的简单,考试的却难,对么?那怎么看书呢,怎么复习基础知识呢?
以物理为例。
还记得那时把桌子拉在角落,把桌面全部清空,一张白纸,脑子里面只想一个问题。
一个斜劈,上面静止放置一个木块,这个木块受几个力? 可以说两个,重力以及斜劈对木块的作用力;或者说三个,重力、摩擦力、支持力。再深一点,斜劈受几个力?可以说是三个,重力、地面和木块对斜劈的作用力,再深一点斜劈受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么、地面对斜劈的支持力是多少?再深一点,如果对木块施加竖直向下的力,地面对斜劈的作用力又是多少?再深一点,如果这个竖直向下的力很大,木块会滑动么?再深一点,如果这个力改变方向,那木块以及斜劈的受力情况又是怎么样?再深一点,就是系统牛顿第二定律。再深一点、就是微积分了~那就免了。

上述那些是什么?那不是书上某句话的死板记忆,那不是某些公式定理的机械练习,那是一步步的探索,是一步步的深化加强巩固,是高中力学大部分同学的共同软肋!这些基本问题,又有多少能搞的很透彻的?再难的题目,也是能一步步分割成上述微小的问题。
当你同上述方式去弄清了一系列问题或者某一个重点模型时,你会感觉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喜悦感和成就感,你会发现,原本漏洞百出不堪入目的知识体系在一步步向铜墙铁壁蜕变!
其实,整个物理学都是建立在经典力学,或者从其中衍生而出的,不管是相对论还是量子力学,都是如此。
物质的本质是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因为有力,世界才在发展,不管是微观世界还是宏观世界。
学好力学,学好受力分析,后面的更重要的电磁学变得很轻松。
高中物理其实不就那么多模型么? 两快金属板,一个金属球从中穿越,分析其运动,变点花样就是加上电场,最多就是再加上磁场,分析其运动轨迹以及方程,再变点花样就是电场和磁场强度是周期变化的,这个模型,不知道出过了多少题目。
还记得高二时,一个关系很好的女生过生日。当时觉得礼物很多都很俗,正好在学洛仑兹力,于是钻研了一晚上,用上述模型最复杂的那种情况(就是加了周期变化的电场和磁场),设置了一系列条件,让她去做或者让她请别人做这道题。解出来后,粒子的轨迹是一个简陋的笑脸,大家也试试?
抓住主干知识,抓住核心物理模型,花几小时去研究去钻研,所获得的,将会比别人浑浑噩噩学几天的收获都多!
所以我说,大家心里要树立一个概念,大部分人都是在以蜗牛的速度靠着三年的积累进步缓慢的向高考前进,你若能以兔子的速度充实过好每一天,哪怕你只用一年的时光,也能将他们远远超过!所以不要在意现在的自己基础如何,相信自己是兔子!是别人不知道的流星!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晓鹏博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