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无所依》的时代:踏实学习还有前途吗?

(2008-05-25 00:12:01)
标签:

学习

就业

老无所依

美德

高考

分类: 教育杂谈

《老无所依》的时代:踏实学习还有前途吗?

   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the old man)包揽了今年奥斯卡的四项大奖,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习惯了火爆的美国大片的人们,似乎对这部冷冰冰的艺术片感到有点摸不着头脑。我在奥斯卡颁奖之前就看了这部片子:跨国毒品犯罪团伙在野地里秘密交易,双方枪战全都死光了。一个当地农民发现,把贩毒的巨额现金据为己有,结果被犯罪分子追杀,就这么一个事――但我不知道这个故事跟“No country for the old man”这个名字有什么关系。后来在网上看了影评,才明白:电影的主角既不是那个捡了钱的农民,也不是那个冷酷的杀手,而是在影片中出镜时间少得多的那个老警察。电影用这个故事说明:随着毒品交易和跨国犯罪的兴起,老警察们习惯的那种生活秩序不复存在,他们已经无法适应现代跨国犯罪,这个暴力的世界已经变成了“no country for the old men”的地方,当你不理解跟不上的时候,就代表着你已经老了。

 

从电影中走出来,我们似乎也同样处于一个“no country for the old men”的时代。当各种媒体一再报道众多大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同时又对各种一夜暴富的新闻事件大加渲染,比如某某炒股票或者玩期货挣了多少多少等等。在我们心中难免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冲击,禁不住怀疑:这还是那个应该好好学习,争取考入好大学,然后就会有一个好前途的世界吗?我们现在所努力学习努力争取的东西,还真的有用吗?一个拥有那些传统的美德比如勤奋、刻苦、专注的人,是不是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成为被抛弃的“old man”?

 

当年我在参加高考的时候,就有这样的疑惑,而当四年后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毕业,这种疑惑也变得更加现实而强烈起来。我们那一届正好赶上1982年前后中国的人口出生高峰,高考的时候本来竞争就非常激烈,能够从千军万马中胜出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这样的一流高校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毕业找工作,又再次面临同样的问题。除了象我这种继续读研究生无须考虑工作问题的十几个同学以外,似乎大部分都没有找到什么太好的工作,不论去什么单位企业,都是做最基层的业务人员,工资水平高的不过五千,低的不到三千。这个数字在房租和生活消费都十分昂贵的北京,只能勉强过活而已,真的是十分可怜。那种身为中国一流大学一流法学院一员的自豪感已经荡然无存了。

 

一转眼四年过去了,真的好快,连我们这一届的同学读研究生的也都毕业工作了。这个时候再来看看昔日的同学们,有升职的,有跳槽的,有出国归来的,大家竟然都“混”得不错。除了在党政机关工作的同学外,其它的几乎年薪都在十万以上,这还只是比较低的水平,至于更高的,那就不用说了。他们大都从最基层开始逐步进入管理层了――虽然职位还是不高,但毕竟都可以带几个“小弟”了,只有那几个在机关工作的同学一个劲儿的抱怨工资太低,但我看他们都心宽体胖,也活得挺滋润。而尤其令我感到惊奇的是,那些在大学里面的时候沉默寡言,只知道专心读书,很少参加什么社会活动的同学,竟然有好几个成了我们中间现在职位或者收入最高的阶层。

 

这种情况让我深思。我们的媒体总是喜欢报道“新闻”:那些成绩优秀、努力学习的同学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成长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这不是新闻;只有就读名校,毕业找不到工作的才是新闻。那些通过自己的默默奋斗和踏实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为自己挣得稳定而丰厚的回报的人也不是新闻;只有那些冒险投机,一夜暴富的才是新闻。这是一个追逐功利、物欲横流的时代,那些遵循传统的美德默默奋斗和进步的人真的快要被社会遗忘,成为无人关注的“old man”了。但如果我们能够以现实的眼光和冷静的态度来观察,无论时代怎样变化,这样的人在是获得成功的人士当中永远占了绝对多数。

 

我在《学习改变命运》这本书里面谈了“学习的辩证法”,说“最慢的学习方法就是最快的方法,最踏实的学习方法就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尽管你每天似乎都在做一些毫不起眼的事情,但只要你选择的道路正确,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么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你已经超过别人很远了。

 

现在看来,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学习,也适用于我们的整个人生。面对高考,大家总是很焦急,有的人害怕发挥失常,前功尽弃,又有的人希望神仙眷顾,突然发飙一下子多考好几十分然后一步登天。实际上,剩下的时间不多,指望奇迹出现是不现实的,最重要的是稳定自己现有的水平,然后以一种享受的心态去面对高考――努力了这么多年,平时你付出了多少,现在就应该收获多少。

 

回顾我自己所经历的高考,班上确实也有成绩非常好但是发挥不好的,比如我们当时班上多年的第一名就因为几分的差距没能考上北大,也确实有平时成绩不怎样结果却发挥不错的。但这都是极少数,绝大部分人都考出自己平时的正常水平。而且,八年之后回头来看,那个落榜的第一名第二年成为了重庆的状元,然后留学国外,现在的成就在当年的同学中仍属翘楚。那一两个超常发挥的同学,虽然进了比较好的大学,现在仍然普普通通。那些肯踏实学习和工作的同学,在高考中取得了应有的成绩,在日后的工作中仍然努力的,现在也都过得不错。这才是最大的现实,也是真正的结果。笑到最后的人笑得最甜,而时间总是对那些肯努力付出的人有利的。

 

There will always be countries for the old man。

欢迎大家观看我的学习方法视频http://www.iqiyi.com/w_19rr5uxykx.html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晓鹏博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