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一、除
一、
二、
1、
2、
3、
三、
1、
2、
3、
四、
5课时
五、
第1~2周
一、
二、
1、
2、
3、
三、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
五、
(一)、问题引入
(二)、探索新知
1、
(1)
(2)
(3)
(4)
20 ÷ 5 = 4
除数¯¯¯
(5)
2、
(1)
(2)
学生用圆片分一分,讨论怎样用竖式表示。
(3)
3、
(1)
(2)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应是笑笑做的。
(3)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
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题。
(四)、总结
(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第二课时:除法(二)试商方法
教学内容:P5 ~ 6“分草莓”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重点难点:1.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1.
2.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二、探索新知
1.
(1)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
(2)
(3)
(4)
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所有商6。
(5)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6)
2.
三、巩固练习: P5“练一练”的第1 ~ 5题。
四、总结
第三课时:除法(三)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P7 ~ 8 “租船”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3.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重点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通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投影仪、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
1. 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
(
2.列竖式计算(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
48÷5=
3.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
二、
出示P6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
2.
3.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时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至少要租6条船。
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1)
(2)
(3)
4.
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
5.练习:P8“试一试”
答:10元钱最多划3时。
提问:上面的横式中1元表示什么?为什么不能划4时?
三、
1.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要5壶茶而不是4壶茶。
4.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至少要8张桌子?7张桌子够吗?
四、
教学内容:P9 ~ 11练习一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经验。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
4.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二、指导练习
1.
学生独立完成,开火车对答案。
2.
全班齐练,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先提问:画面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学生的解答过程,进行集体订正。
4.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主要巡视学生的书写格式,特别检查单位名称是否正确。
5.
此题使被除数数目较小,可要求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后分类。
6.
(1)帮助学生理解图意: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2)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7.
本题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题实际上是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先观察图,让学生找出规律。第(1)、(2)题学生可通过看图和接着画确定颜色。第(3)题通过规律:5个圆为一组,第25颗正好是第5组的最后一颗,因此是蓝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