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湖北教育教学
湖北教育教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1,714
  • 关注人气:1,2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对文言文教学进行教学评价

(2016-11-25 16:28:14)
分类: 约稿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全面客观的评价不仅能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而且判断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可见教学评价如同身体检查,是对教学进行一次严谨的科学的诊断。

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包括两个核心环节一是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二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你在文言文教学评价中有哪些好的方法和策略?请你围绕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文章要求原创,内容充实,观点、论据合理,篇幅以4000字左右为宜,优秀稿件也可不限篇幅。请于2016年1226日前交稿,稿件发送至:jchtougao@163.com。

鉴于不少教师对教学评价这个话题感到陌生,以下附录两篇这个方面的例文。提供例文的目的,一是让大家感觉到教学评价离我们并不遥远,二是为大家提供一种思考角度。老师们在思考和写作时不要受其局限。

 

附:

文言文阅读质量评价

张雪婷

 

对于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当前我国一线语文教师已经走出了只教文言知识的误区,加强了对文言文本的解读,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然而,对于实际的教学成果,很多语文教师还没有及时反思和评价的意识,即使有评价,也多是根据考点要求来进行知识点的考察,这就造成了教研成果和教学实践的脱节,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分离。本文拟在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的基础上,从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和考试评价三个方探究较为适的文言文阅读质量评价方法。

一、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与课堂活动的开展密切相关,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一般包括以下教学活动:

(一)诵读

诵读既是一种阅读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学界对于诵读含义的理解见仁见智,至今还存在争议。按照学界所公认的理解,所谓的诵读,指的是通过朗读的方式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并在此基础上读懂文意的一种方法。我国古代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都普遍采用诵读涵这一教学方法,但于某些教师对诵读法的理解有所偏差,在运用时趋于形式,导致诵读一度淡出语文课堂教学。近学界逐渐认识到诵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诵读又重新回归到语文课堂中来。

对学生文言文诵读的评价,应主要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这是因为虽然文言文诵读的首障碍是疏通字句,但诵读的目的在于理解文意,因而教师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和评价还是要与理解文意相结。在具体的评价语言上,有些教师喜欢用“你读得很好”或“你读得还够好”来评价学生的诵读,但“好”在哪、“”在哪又没有明确说明,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把教师的评价放在心上。诵读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那么教师在评价时就可以把学生诵读的情况跟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例如“你这样读的语气有点平淡,作者说这句话时是愧疚的心情,愧疚时候的语言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读昵?”像这种看似评价,实则是对学生加以引导的语言更能让学生明确自己诵读的优点和缺点,也能及时进行改进。

(二)翻译

当前语文教师对学生翻译的评价还是围绕着考点要求,对相对应的知识点进行机械地、割裂地评价,并且通常都采用量化评价的方式,即学生翻译时,重要知识点答对某一点就得到相对应的分数,即使学生意思表达出来,但知识点没有完全一一对应也要扣除相应的分数。这种机械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敢有个性地理解和翻译文本含义,只能按照教师的标准答案机械地记忆。笔者以为,这种评价方式还是针对文言字词意思的考察,既然是翻译,考察内容应该是字词在文本语境中的含义,评价的也应该是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这时候如果再去按点得分,那就裂了考察内容和有效评价的联系。其实,对于翻译,尤其是具有典型审美色彩的文言文,可以放宽对字词准确对应的要求,采用现代翻译学所提倡的“诗学策略”进行翻译和评价,因为“忠于原文”并是指字意义上的一一对应,而是力求在文意、风格、审美等各方而与原文保持一致。当然,中学生还难以达到这种程度,但教师可以在教学,尤其是评价时加以引导。久而久之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作业评价

目前中学生文言文阅读作业,一般分为三类:背诵默写、翻译和课外阅读。背诵默写这类作业无疑要采用绝对性评价的方式。如上文所提到的,翻译也可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也可采用划分等级的方式,这里做赘述。在课外阅读这类作业方而,当前文言文的课外阅读多是选取与所学课文在文体形式上相关联或相类似的作品,以及与所学课文知识点相通的作品,题型设置上基本与考试题型保持一致,主要包括重要字词意思、句子翻译和文本内容的理解。笔者以为,这种作业还是为了考试而评价,为了评价而评价,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在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情感等各方而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因而本来灵活性非常强的课外阅读,更应该根据学生需要,文言文本的特点以及教学的条件和目标作出灵活地设计和调整。例如在题型设置上可以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允许学生对文本有个性化的理解。

三、考试评价

一般考试中对文言文的考察主要有两大题型,一种题型是课文名句默写,这也包括古诗词的默写,评价方式为绝对性评价另一种题型类似于上文提到的课外阅读,也是按照中考或高考的考试大纲和标准设计的。笔者认为,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与考试大纲并全然一致,这种情况下应该尽量向新课标的要求靠拢,因为新课标是教育教学界的专家统一制定的,而考纲则是地区依据实际情况分别制定的。新课标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和能力,因此文言文教学的目标设定以及评价标准也应该以新课标为主要参考依据。笔者以为,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察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例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探讨文言文作品中难以理解的语句,完成小论文的写作或者以文言文的形式写一篇小作文等等。

综上所述,当前中学文言文阅读质量的评价形式较为单一,评价标准过于功利,评价与目标存在一定差异,要解决这些问题,还要立足于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并切实结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来完善文言文阅读质量评价体系。

(张雪婷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谈小学文言文之教学目标及评价标准

——由一道质量调研题引起的思考

陆平

 

某区教研室在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质量调研卷中出了这样一道文言文阅读题分值为18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螂在其后也,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也。此二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1.释文中带点的字

                      

                      

                      

                      

3.这个故事可以命题为           ,它告诉我们            这个道理。

笔者认为,教室编制出这样的题目,用于对区所有的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质量调研,其命题身值得质疑。

第一,明确小学文言文篇 目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目前,该区六年级学生使用的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这套教材编有数篇文言文,包括精读课文《学弈》《两小儿辩日》(11册第八组),《矛与盾》《郑人买履》(12册第六组),略读课文《关尹子教射》(12册第六组)。关于编写这些文言文篇目的意图,人民教育出版社小语室编著的《语文第十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130页)作了明确说明:“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这一阐述有助于我们对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目标作恰当定位。从语言角度看,在小学最后阶段,老师指导学生读读背背这些浅显的文言文,可以让学生对“文言文”有一些比较直观的了解和感受从文化角度来看,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在情感态度方而,可以让学生通过诵读这些琅琅上口的篇章,“进一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在教材体系安排上,着眼于九年义务教育的连贯性,体现了各学段间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教学目标的螺旋上升,有利于第二学段向第四学段过渡,为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作一点铺垫。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人教社新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关文言文篇目的编写情况。六年级上册的第八组编有文言短文《伯牙绝弦》,对此,《教师教学用书》提示说:“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这些思想和前述现行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学目标基是一致的。

第二,明了义务教育不同学段诗文教学评价的标准。《语文课程标准简称《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对“阶段目标”作了详细阐述,提出在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的要求,“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直到第四学段,才明确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木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课程标准》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占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的评价建议为:“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让我们试作具体分析,这道调研题选用浅显的寓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要求小学生在不带工具书的情况答题,一要解释带点的字,二要解释短文,要学生回答对寓言故事的理解。第一小题释文中带点的字”,不仅要求解释文言实词,还要求解释两个文言虚词,这已涉及文言词法和句法的内容了。要求才学过《学弈》《两小儿辩日》这两篇文言短文的小学生答这样的试题,未免“强人所难”。即使解释实词,也应允许学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文作答才合适。第二小题要求小学生在没有注释和工具书的情况卜书而“解释原文”也是欠妥的。纵观该测试题的二个小题,教学评价目标涉及知识、理解、运用和初步分析四个认知层,对小学六年级学生而言显然是“大大超过标准”了。

第二,认真研读和把握《课程标准》并指导教学工作。教研室对学校进行质量调研,无非要实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语文课程评价的两个功能:一是“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二是“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遗憾的是,这一命题既无法准确考查学生实际的学习程度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还可能误导教师片拔高要求,实施“题海战术”,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这一案例提醒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后,才能准确地确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恰如其分地进行课程评价,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对小学生文言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是必要的,但评价标准要恰当,评价方式要灵活,正如《课程标准》指出的“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采用书考试方式,可考查学生对所学文言文的记诵积累情况提倡口头考查,让学生朗读或背诵所学篇目,借助注释说出有关文句乃至篇章的大意。至于《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样的篇章,宜鼓励教师将它作为课程资源,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拓展阅读,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