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来:跑得过时光
(2010-06-20 22:07:01)
标签:
摄影相机禄来休闲 |
数码大军的声音早已漫过了传统胶片的影子,禄来依然坚守在传统摄影的阵地。它已不是往日的领跑者,却跑出了自己的姿态,因为它从未忘记自己为什么上路。
禄来:跑得过时光
90年前,它是双镜头反光相机的鼻祖;60年前,它的中画幅相机如艺术品般遥不可及;40年前,它以轻便的35相机与日本对手们热战冷战;如今它以传统的姿态在数码时代回旋求生,但这并不影响追求影像质量的摄影爱好者和有着怀旧情结的相机收藏者对它始终如一的追随。
在数码时代,相机更新换代速度以分秒计,而禄来似乎停在了时间格里,始终如一地坚持传统相机的精湛技艺。
对每颗螺丝钉负责
“……我们一定以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对待出厂的每一台相机,将相机制作得尽善尽美……”这是1921年禄来将第一台相机投放市场时给国际摄影界的承诺。90年过去了,当我们走进位于德国北部不伦瑞克小城的禄来公司,这段话仿佛穿越时空,触手可及。
工厂安宁静谧,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创始人弗兰克和海德克从一开始就坚信,只有在这种舒适惬意的工作环境中,产品的质量才能达到一流。他们的后代没有将禄来壮大,但把“工厂就是花园”的氛围留存了下来。我们从双镜头车间开始探寻禄来的工艺,说这里是一个艺术工坊或许比车间更合适,这里的相机只为收藏而生。
阳光透过德式建筑的玻璃窗晒在手工区的工作台上,台面上所有的工具和零配件都像是等待阅兵的士兵,排列得整齐有序。相机的设计图就铺设在这些精密的零件之间,造型与1935年推出的原型只有细微的变化。有着36年工龄的卡尔的是制作镜头机械部分的技师,从他进工厂开始至今,都做着相同的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图上的每一条线,每一个点都已经刻进我的脑海,永远挥之不去。”但我们仍然看到他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用锤子和锉刀在金属黄铜上一点点锤,一道道锉,严丝合缝地进行着他手中的活计。
一台禄来双反相机由大约1100个组件构成,每一个熟练的技工完成几个固定的工序。例如,一个资深的雕刻工,他需要做的就是亲手雕刻机身上端“ROLLEIFLEX”10个英文字母的凸字商标,大型对焦按钮上等距离的直条纹,调节光圈和快门的两个小齿轮上的斜圆花纹,卷轴锁钮上的点密花纹……无论技师们从事的是雕刻还是组装,或者是调试,他们都要“对每颗螺丝负责”。
如今禄来双反相机每年的产量只有几百台,针对职业摄影师的6000系列稍多,但也不超过1000台。纵向与禄来建厂时比较,这个数据也萎缩得十分厉害。全厂100多个工人,为全世界懂得欣赏的一两千人服务,这是拥有者的荣耀,而对制作者既是骄傲也是心酸。
以光荣的姿态 与天时抗衡
禄来的坚持超越了市场的成败,被深深地刻成了一段传奇。
中画幅相机是禄来传奇中最经久不衰的产品之一,从出生之日起就如艺术品般遥不可及。在万众期盼中,禄来试图生产一款“经济型”的中画幅相机去加强市场。1933年经济型相机“科德Ⅰ型”上市。
“科德I型”在机身外表的贴饰选用了黄铜薄板,然后经冲压加工成横竖相间的网格斑纹,再做喷黑和电镀处理,如此费时的工艺,成本自然高昂。这款定位“经济型”的相机,因为不够经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销售成绩。禄来意识到,不切实际地追求完美在经济上会带来多大的损失。再生产“科德”相机时,就只沿用高品质镜片,而将外壳换成了软皮。但禄来不会想到,正是那款没能赢得市场的“科德I型”,因为独一无二,量很少,到如今已变成人们争相收藏的“金科德”。
在和瑞典相机品牌哈苏的竞争中,禄来也没能逃过命运的捉弄。1957年,哈苏刚开始发展机械式单反中画幅相机的时候,禄来的双反相机仍然霸占专业市场,此时的禄来不曾了解在六年之后,单反中画幅成为了市场的主力,双反相机成了玻璃橱中的收藏品!当然禄来也并非在已失去市场时,才猛然惊醒。他随即推出的单反中画幅SL66,不但在操作上增加了对商业摄影很有帮组的独特设计,成像质量也受到许多专业摄影家称赞。看现在还在坚持用SL66的人就知道,并非SL66不如哈苏。只是先机已失,难以回天。
禄来35是相机中一朵奇葩,小巧精致,拿在手里就是一件艺术品,使用起来镜头表现出的高素质令人叫绝。生产期间衍生出的多款豪华的金、银、钛的纪念款,引来拥趸无数,连维多利亚女王都以能拥有它为荣。但即便是为禄来带来广阔市场的35相机,也给禄来带来过危机。因为某几款禄来35推出得不合时宜,加上禄来投入了太多资源到高端中画幅相机的开发中,收回成本太慢。1981年,禄来陷入财务困境,不得不向法院申请破产。
职业的摄影师和品质生活的追求者们将禄来捧上云端,但谁也没能阻止它在高处意外跌倒。被这个消息震惊的摄影界纷纷猜测,禄来会不会从此销声匿迹。还好,一年以后,禄来就被一家英国公司收购并重整,为了理清债务,它出售了新加坡的分公司。从此,禄来彻底放弃了大众市场,全心投入专业相机的生产中。破产前开发设计的高端产品相继上市,其中多款更成为永恒的经典。禄来是跌了一跤,但是它又站了起来。
昨日经典 今日古典
数码和传统的战役从数码诞生之日起就硝烟弥漫,随着数码的普及,消费大军的声音已经漫过了传统胶片的影子。而禄来依然执着于传统领域,并不紧不慢地推出手动机型。
在人人都与时间赛跑的年代,禄来的做法有些不切实际。所以从2006年开始,坊间又开始流传禄来破产的消息,禄来也没有作任何申明。2008年禄来推出了200万像素的数码双反相机,除了经典的黑色版本之外,同时上市的还有为禄来88周年而限量生产的红色版本(全球限量1500台)。禄来以自己的方式,向追捧者们展示出独特的风格。
禄来福莱2.8GX是我对相机最早的认识。它就像我们家的一位老伙伴,见证了我们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和难忘时刻。如今,我们几乎不再用它来拍照,而是将它摆放在展示柜中最显眼的位置接受赞许。2.8GX的金属镀铬部件在全黑色机身的衬托下,透着厚重的质感,让人忍不住感叹,一台过时的相机竟然能如此震撼。
越来越高的像素,越来越高的感光度,让相机已经变成了潮流产品。但在这个领域里,昨日的经典是今日的古典,今日的相机却不能成为明日的经典。禄来对传统相机的坚持,无疑满足着摄影爱好者对机械快门声的渴望。这种渴望,或许能支撑禄来走过下一个90岁,乃至更久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