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揭示的育儿问题

分类: 妈妈和卡卡-碟碟不休 |
今天和卡卡读完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小说,晚上看了这本小说改编的电影。
如果说罗尔德·达尔的小说中揭示的是四个家庭的育儿问题,且并不是特别明显的话,那么,电影揭示的则是五个家庭的育儿问题——查理除外的四个家庭,外加威利·旺卡先生的家庭,而且每一个家庭的问题非常有针对性。
维鲁卡·索尔特,那个要什么有什么的女孩子,家长不惜一切代价地满足孩子。家庭的快乐也是建立在孩子的开心快乐基础上的,只要孩子快乐,万事大吉。这是个自以为是、没有教养的女孩子。
维奥莉特·博雷加德——口香糖女孩。她的家庭养育,在小说中问题并不明显,只是觉得妈妈不敢管教她,她认为妈妈没有资格管教她,她总是粗暴地打断妈妈的话。电影中,她的问题非常明显:争强好胜,要第一。再结合小说,发现她的这一特点在小说中已经有提到,比如为了打破纪录,一块口香糖嚼了三个月。
迈克·蒂维,那个电视迷,小说中身上挂满了枪的男孩子,在电影中,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左脑:父亲是高中地理老师。他过早过多地摄入科普,长着一双外科手术医生的眼睛,就像影片中歌词唱的:感知力麻木,想象力枯竭,头脑像木头,孩子笨又呆。童话故事听不懂,思想生锈僵又僵,只会傻看不会想——却自认为自己最聪明。
外加威利·旺卡先生的父亲,管教孩子特别严格,只要是垃圾食品、对牙齿、视力、学习等不利的事情,明令禁止,一点儿不肯通融。导致亲子关系破裂。
这五种家庭的问题养育,在现在的家庭养育中,也是我们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相比之下,查理的家庭虽然穷困潦倒,但是一家人相亲相爱,荣辱与共。
——好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坏的家庭各有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