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白蕉论艺》

(2015-12-30 19:16:07)
标签:

杂谈

分类: 妈妈和卡卡-读万卷书

 
读书笔记:《白蕉论艺》
 
《白蕉论艺》,是白蕉先生关于书法的一些手稿,包括:
书法十讲;
书法学习讲话;
怎样临帖;
书法的欣赏;
要重视书法和金石篆刻;
云间言艺录;
兰题杂存。
 
但是,却不仅仅关于书法,而是适用于所有的艺术学习精髓,比如:
“书当以人传,不当以书传。”
“艺是静中事,不静无艺。”
 
所以,我虽然对书法一窍不通,仍然感觉收获斐然。
 
尤其是《书法十讲》中的“第九讲·书髓”。
白蕉先生给出了这样一个公式:
书髓=(心境+性情+神韵+气味)*学识
 
其实,这部分内容,我之前读过一遍,但是,这次仍然有恍然的感觉——关于心境。
 
心境要闲静。如何会闲静呢?由于胸无凝滞,无名利心。换句话说,便是没有与世争衡、传之不朽的存心——不单单是没有杂事、杂念打扰的说法。
我们通常的理解,心境怎么样才能做到闲静呢?就是没有杂事和杂念。原来,还是太浅了。
我们大部分人,其实都有“与世争衡、传之不朽”的存心。
也许我们误以为自己没有“传之不朽”的存心——想起曾经在工作中遇到过一个人,该提交给我的资料没有给,我说回头补上。对方说“我还能飞了?”我随口说一句:你没翅膀,你要是有翅膀,你以为你还不想飞啊?读书笔记:《白蕉论艺》
——我们不是没有“传之不朽”之心,只是我们的技艺太凹,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
但是,我们做事之前,总是想着要做到最好、最完美,哪怕我们并不擅长的事情,也不希望打一丁点的补丁,其实质也就是这个“存心”——心不闲静。
正是有了这个存心,就注定我们做事做不到最好。
因为有了“与世争衡,传之不朽”的存心,也就是有了“有为”之心,就不是为了做这件事本身而做事了。
“争衡”、“不朽”,都是希望自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就把原本应该对事物的精进,转变为与古人、来者以及横向同道中人的比较。
 
而且,这样的存心,会让我们只是妄想,而不敢执行。这于是成了我们知行合一的一种阻力。
 
我之前一直觉得无法定义这种来自我们左脑的痴心妄念,在这里找到了这个概念:与世争衡、传之不朽的存心。
甚喜!
 
读书笔记:《白蕉论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