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今天在亲子阅读群里,组织大家欣赏了这本《妞妞的鹿角》,活动结束之后,感觉时间仓促,还有很多亮点没有来得及说,于是,又写博文,顺便也作为我和卡卡阅读本书的记录。
书中的故事很简单,就是这个叫妞妞的女孩,周四早晨长出一对鹿角,这一天的生活。
现在,卡卡阅读的时候,经常跟我谈“角度”问题,她已经明白,角度不同,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
但是,不论是从孩子的角度,还是父母的角度,《妞妞的鹿角》,都是本很有意思的好看的绘本。
↑这样的动作,让天性顽皮的孩子们,倍感兴奋。
整本绘本,可以说既圆了很多孩子的梦,又让更多的孩子开始做梦。
↑这一页,我用右手盖在妞妞的鹿角上,手背向上,问卡卡,妞妞最后怎么走出房间的呢?
卡卡说,转过来走出去的,我把手心向上。卡卡看看,还是走不出来。
又说,低着头走出去的,我把手指向书,手做弓腰状,还是走不出来。
又说,像雨伞那样走。但是,雨伞可以收起,鹿角是不会折叠的。
最后,卡卡没说侧身走过,我也没有给她答案,让她自己去想吧。或许,明天让她自己走一下就自然回答出来了。
相对于孩子从故事中得到的单纯的快乐而言,这本书对父母来说,却寓意极深,且深藏不露。
1、妞妞生出的那对鹿角,暗喻所有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小毛病”,再回头来看整个故事。孩子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成人眼中的“大问题”,对孩子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却令周围所有的人瞠目。
2、妈妈对这种“毛病”的反应最为剧烈,往往处于“晕倒”的状态,为什么?因为对孩子的爱,因为育儿路上固有的、难免的一些焦虑。而越是这样的状态,妈妈往往越是束手无策。——焦虑,其实一点儿作用也不起的。
3、送到医院,医生检查不出“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4、校长,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包括育儿专家,呵呵~~~~
5、反倒是厨房工作的佣人,露西说:“多可爱的鹿角啊!”皮太太把更多的面包圈挂倒鹿角上,让她去院子里喂鸟。↓
——如果对孩子们的这种“毛病”报以欣赏的眼光,并因势利导,善加利用,其实,不仅很可爱,而且很有用。
——当然,能报以欣赏的眼光的,都是与孩子无关的人,没有了那么多的爱,便没有了那么多的紧张、焦虑。
其实,育儿实例中,这种情况太普遍了。比如邻家孩子的一个举动,经常会令我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暗叹一声“好小子,居然能想出这种办法!”但是,一旦这个办法是我们自家的孩子想出来的呢?尤其是瞒着我们做父母的呢?怕是感受便是“两重天”了吧。
6、妈妈想不出办法来改变孩子的“毛病”,就想办法来遮盖、掩饰。于是,一顶硕大的帽子应运而生,所有的“毛病”也就更是欲盖弥彰。哈哈~~~~↓
7、孩子的“毛病”,很多是稀里糊涂地来,也是稀里糊涂地走。就如妞妞的鹿角,一夜醒来,鹿角不见了。
8、但是,正如这“毛病”稀里糊涂地走了一样,又会有新的“毛病”,已经稀里糊涂地来了。
另外,书中还有很多画面上的细节,细细看来,会令人忍俊不止,比如,兜里揣着棒棒糖的医生、趾高气扬的帽子设计师、用鹿角当蜡台等等。
总之,非常有趣的一本书。
感谢作者:【美】大卫·司摩。
感谢译者:柯伊。
感谢和英童书。
感谢接力出版社。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