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方便提问的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2011-08-05 02:17:18)
标签:

育儿

卡卡41个月

鳄鱼怕怕

提问

牙医

分类: 妈妈和卡卡-读万卷书

 

早期阅读,总有一个话题是大家一直纠结的:到底要不要提问。

某些父母生怕提问会从两个方面影响孩子阅读,一是正在听故事时候提问,会打扰孩子听故事的思路,二是不当的提问会让孩子感觉阅读成为一种压力。

其实,不管是否支持提问,所面临的问题无非两个方面,一是什么时候提问,二是如何提问

 

我的观点:阅读时候不是不能问问题,只要问得恰当,问题本身不但不能影响孩子听故事,反而在阅读过程中,会起到衔接的作用,并紧紧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同时,能使一本绘本,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至于如何提问,确实需要点儿技巧。

 

一、要提问,首先要掌握孩子认知、语言、表达、思维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1、所问问题超过了孩子认知发展能力思维能力,这个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一概不知道,不但提问没有效果,反而让孩子有严重的挫败感。

2、有的孩子说话比较晚,比如卡卡,接近两岁半的时候,说话还不顺溜。如果两岁左右阅读的时候,虽然她认知发展到一定阶段,但是,说不出来,阅读过程中的提问,也会事倍功半。

3、还有的孩子,不太擅长表达,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孩子,往往是很多故事情节尚且听不太懂,说话也吭吭哧哧的,阅读的时候,父母问的问题,明明感觉孩子应该会的啊,提问之后,孩子总是摇头,最近在一个论坛就遇到这样一位妈妈,“平时给孩子讲故事提个小问题,他说不知道,数数问是几,也说不知道,除了偶尔回答几个小问题外,统统都是‘不知道’。平时经常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意思,父母没明白,孩子就发火。”妈妈很急切地寻求办法,甚至想到是否应该打一顿让孩子来明白:要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如果“打一顿”那么管用的话,孩子是否生下来就会说话呢?输出的前提是有足够多的输入,这些输入被孩子吸收消化之后,才能适时适当地输出。

 

二、在阅读过程中,提问与回答,都应该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一本正经地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也不是必须要回答不可的。比如,翻页的时候,说:“接下来会怎么样呢?”看似一句问话,实际上,并不一定需要回答,孩子就会跟着这个发问急切地等着翻页之后的故事发展。卡卡现在自己读书时候,我静听一下,翻页的时候经常会这样说一句。

 

三、在阅读过程中,不宜提需要深思熟虑才能回答的问题。深思熟虑,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把沉浸在故事情节中的孩子拽出来。

 

四、每本绘本,第一遍、第二遍读,最好不提问题,父母静静地读,孩子静静地听。这是父母和孩子对一本书的一个了解和接纳的过程。除非是一些猜测性的问题,像看球时候猜输赢一样,随口发问随口猜,输赢都是无所谓。

 

五、问题宁浅勿深,不会提问的父母,也可以不提问。

 

六、同一本书,每次阅读,都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每个年龄段,也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

 

七、问题抛出来了,不管孩子给出怎么样的答案,没有对错可言。这一点,尤其是亲子阅读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以后会在博文中专门探讨这个话题。

 

说到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最方便提问的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最方便提问的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之所以说这是本最方便提问的绘本,是因为如果想提问,家长只需要用绘本中仅有的文字提问即可。对于三岁到三岁半以上的孩子,这些问题大部分能回答出来。

 

比如:

最方便提问的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我真的不想看到他……”

我和卡卡每次阅读时候提问会有不同,这一页可以有两种问法:

“我真的不想看到谁呢?”——凡是读过这本书的孩子都能回答出来:“不想看到牙医。”

“我为什么真的不想看到他呢?”——卡卡答:“怕疼。”

当然,针对小点儿的宝宝,也可以问:这个是什么?鳄鱼长着几颗牙齿?画面上的鳄鱼是什么颜色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等等。

 

最方便提问的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但是我非看不可。”

“为什么非看不可呢?”——卡卡答:“因为牙疼。”

 

最方便提问的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

本页的文字,我拆成两句问:

“为什么我真的不想看到他?”——卡卡答:因为牙医害怕鳄鱼。不太习惯提问的宝宝,这样回答也就可以了。

但是,根据卡卡的情况,我反问:“但是,牙医只是听到敲门,鳄鱼还没有进门呢,他不知道门外站的是鳄鱼啊。”卡卡回答不上来。我继续问她:“妈妈忙碌的时候,是不是不喜欢有人来打扰啊?”卡卡点头。“那你看现在牙医是不是也正在做牙齿啊?满桌子都是工具和材料,他可能也是因为正在忙碌,听到敲门声,不希望有人来打扰。”

“但是为什么我非看不可呢?”——这个问题对卡卡来说有点难度,我知道。于是,她摇头的同时,我直接告诉她:“因为牙医是一名医生,医生的职责就是为患者治病,救死扶伤。所以,尽管他很忙碌,患者找上门来,他也不可以把患者赶走。”

后来有一次,跟卡卡一起阅读,读到这里,卡卡说,牙医得赚钱,就像我爸爸要上班赚钱一样。呵呵~~~小家伙已经不拘泥于我给她的那条答案了,这真是太好了!——父母在阅读中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给出一个标准答案。

 

最方便提问的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啊!”两个人异口同声。

“鳄鱼为什么‘啊’呢?”——卡卡说:“他看到牙医很害怕。”我有意无意地补充了一句:“就是啊,他看到牙医,尤其是牙医手里还拿着那些刚才做牙用的工具,好吓人啊。”

“那牙医为什么‘啊’呢?”——卡卡说,“因为他看到了鳄鱼。”——“没错!开门一看,来的患者居然是一只鳄鱼!”这一页,就与上一页的答案相吻合了。刚才牙医说不想见到他,并不是知道门外站的不是鳄鱼。——但是小宝宝这样回答了,父母也没必要为了较真而否定、挫败宝宝。即使现在宝宝没想到这一层,不意味着以后永远不知道。即使以后也没注意,也不会影响宝宝的任何成长发育。

 

最方便提问的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我一定得去吗?”又是异口同声。

“鳄鱼一定得去吗?”——卡卡点头。

“为什么啊?”——“因为他牙疼。”

“牙医一定得去吗?”——卡卡又是点头。

“为什么呢?”——这次卡卡知道了:“因为他是医生,他不去,鳄鱼牙疼不能好。”

 

最方便提问的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鳄鱼为什么好害怕啊?”——“他害怕疼。”

“牙医为什么好害怕呢?”——“他怕鳄鱼咬他。”

 

不再多举例了。

总之,这本绘本,就在我和卡卡这样一问一答中读完了。这是我给卡卡所读绘本中,提问最多的一本,但是,提问与回答,对于我和卡卡而言,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双方没有感到任何压力与为难。

 

感兴趣的父母们,都可以带宝宝一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