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运潮是中国落后的代名词

(2009-01-02 09:47:06)
标签:

朱大鸣

春运

财经

分类: 民生经济
              春运潮是中国落后的代名词

    每年年初,最雷人的词恐怕属于春运,人类社会最大规模的流动,恰如候鸟一样,每年一个轮回;大家恐怕记得去年春运遭遇雪灾,无数旅客选择铁路,造成一部分的铁路系统几近瘫痪,南北几乎隔绝。其实,春运的已经成为交通部门最头疼的事,也是许多旅客最怕遇到但又不等不去面对的潮流。

    什么时候这个每年都要轮回的候鸟式春运潮能够终结呢,这不仅仅是一个交通问题或者说是技术问题,还是一个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的社会发展过程问题。每年一次轮回的“转型人”,都要在春运潮中度过一次兴奋而又疲惫的旅行。
 
    每年轮回的“转型人”候鸟式春运潮。
 
疲惫不堪、拥挤还夹杂着着回家团聚的希望,这是人人都熟悉的春运,我有很多朋友是来自于劳务输出大省,他们说每年年终最害怕请不了假期回家团聚,能回家的也要脱掉一层皮,去挤火车。那简直是一场战斗,自己很快就淹没在回家的大潮中,上车车厢里拥挤不堪,过道里是人挤人,几乎不敢多吃饭、多喝水,怕上厕所。火车站不得不设置隔离区,以尽量快速地运输旅客。

    朋友说,从安徽阜阳到上海这条路线上,无论是节前节后都是春运的重点,拥挤不堪,也是每年上央视最多的两个站点。这条线路上,大多是返乡过年的农民工,带的东西比较多,过道里塞满了各式用具。节后,又是满载着大量的充满希望出去谋生的农民工。

    另两条繁忙的显露恐怕属于京广线和京九线,这两条纵贯全国的大动脉,也是让人倍感头疼的线路,去年的雪灾之后,这两条大动脉遭遇严峻的考验,南北流动遭遇历史性瓶颈。南方不少地方成为孤岛,这些线路上承载的大多数都是弱势群体。
 
    部长的答案:2012年改变一票难求去。
 
但近期只能是减缓,去年一句流行的幸福定义是“床上无病人,牢里无亲人,手里无股票,京广线上无熟人”,恐怕依然适用,只是今年春运可能会好一点。

    春运何时能够成为历史性名词呢,铁道部部长给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日前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表示,到2012年,我国铁路将发生历史性变化,“届时发达完善铁路网将初具规模,铁路‘瓶颈’制约状况将基本消除,‘一车难求、一票难求’的现象将基本消除。”刘志军表示,全国铁路“2009年计划完成基建投资6000亿元,2010年至2012年平均每年将完成基建投资6000亿元以上,铁路建设项目遍及31个省(区、市)。”

    也就是说,一票难求的情况将会在2012年得以改善,但真正要终结春运的历史,恐怕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真正终结春运潮,还需从多面努力。
 
第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其实,年末年初的人口大流动是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的一个注脚,这些列车承载的是,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对接的工具,车上坐满着转型的人们。之所以要加快城镇化进程,一方面是因为人力资源要向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倾斜的规律在起作用,另一方面是缩小东西差距和贫富差距的目标要求。最好是发展当地的城市,让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就地转型。这样,就可以避免每年一次的候鸟式大规模的春运潮的出现。

    第二,大力将电脑普及到农村,这样做至少有三个好处:其一,农村普及电脑,人们可以视频聊天,这比电话拜年好得多,更能增进人们之间的亲情交流,很多人就会愿意留在城市。再说那些回乡的人们,可以随时了解铁路信息,避开高峰期,如果是电话查,是一对一的,但如果发布在网上,就是一对多的,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其二,电脑的普及实质上改变了信息传递的单一性和单向性,对于农村社会改变落后局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上之所以出现封闭落后的局面,就是信息传递成本太高,交流也不畅通,资源配置不能获得有信息故而变得没有效率,电脑不仅仅是链接国内城乡结合的最重要的信息通道,还是联结中国全球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中国的全球化不仅仅是城市的全球化,也是农村的全球化。其三,国务院最近把电脑放进了下乡的范畴之中,有利于刺激农村消费,启动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今以后,要不惜花最大的力气,也要搞好农村普及电脑的工作,传统的家电似乎已经饱和,新的增长点比如电脑还是非常有市场的。

    第三,期待继续改革户籍制度,让有能力的农村人可以成本比较低的拥有城镇户口,这也是符合我国从农业大国转向工业强国的必然要求。只是户籍制度改革现在还需要面对不少挑战,可以分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这样,让农民工像蒲公英种子一样,能够在一些城市真正的扎根发芽,也就不会非要每年春节回老家过年了。

    总而言之,春运不仅仅是一个交通问题,或者说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背后还蕴藏着从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的社会发展问题。让春运成为一个历史的名词,恐怕不是铁路多修多少能够解决的,也不是提速多少等技术性问题能够解决的,因为社会转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所以,一票难求的局面可能会在2012年能够解决,但春运潮恐怕还要伴随着我们这些转型人更长的时间。
 

经济观察

民工返乡潮是一件历史性大好事

也许“垃圾专业”更容易找工作 
    青年罗炼出走会有结果吗?

龙的传人岂能改成熊猫的传人

零薪酬就业是严重被剥削行为

现在失业或在家呆上一年半载

对付欠债韩跑跑应一追到底

吃加增白剂馒头是慢性他杀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该怎么办?

今年春运火车票还会涨价吗?

油价降了老百姓真的赚了吗?

给老百姓马上发红包将欢呼雀跃

降息请向美国学习狠点再猛点

个税起征点怎样让多数百姓满意

是什么造成百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周薪制后用起钱来爽毙死了

 

投资理财

时代剧变一铺还能养三代吗?

给你500万你最敢投资什么呢?

买经适房宁可买低价商品房

 

随笔杂谈

这个圣诞夜你将怎么过?

你被“山寨”化了吗

萨科奇别拿“价值观”雷人了

派军舰剿海盗不是郑和式炫耀

梅兰芳的艺术美使他被男人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