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狄金森的诗

(2011-08-01 04:41:46)
标签:

诗歌

狄金森

灵魂

伴侣

班门弄斧

分类: 与喜欢的人一起读

 

YY上午在博友zleooo那里,又见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和她的《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一位我很喜欢、很与众不同的美国女诗人。冲动得欲罢不能,只好悉听尊便、顺其自然。下面便是今晚冲动出来的结果。与其说是翻译,不如说是共鸣。

 



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

 

 

灵魂,一旦选定自己的伴侣

心门,不再开启;

她神圣的抉择

坚不可破。

 

不为之所动,即便豪华车停在

她低陋的门前;

不为之所动,纵使皇帝驾到跪在

她脚下的草垫。

 

我知道,她选择了一个

自富饶的精神王国

从此,锁定了关注的阀门

心若磐石。

 



 

推敲之后:

 

灵魂,一旦选定自己的伴侣

心门,不再开启;

她神圣的抉择

不可破。

 

不为之所动,即便豪华车停在

她低陋的门前;

不为之所动,即便皇帝驾到跪在

她脚下的席垫。

 

我知道,她选择了一个

自众生芸芸的王国

从此,锁定了关注的阀门

心若磐石。


              2011年8月5日 又

 

在此,深深地感谢来自傅铿君,zleooo,南风等等博友的深度启发和“批判”。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800EN00SIGG.gif



 

 

The soul selects her own society


The soul selects her own society,
Then shuts the door;
On her divine majority
Obtrude no more.

Unmoved, she notes the chariot's pausing
At her low gate;
Unmoved, an emperor is kneeling
Upon her mat.

I've known her from an ample nation
Choose one;
Then close the valves of her attention
Like stone.



有关《灵魂》的对话:


傅铿:个人谬见,ample nation 翻成“富饶的精神王国”似乎有待商榷。
直译:“我知道, 她从人口繁多的王国中

仅选了一位”


岩子:谢谢傅铿君指教。岩子真的是在这里班门弄斧。看到英语专家们都把这一句翻译成了人口众多的国家。可我根据自己的直觉和上下文,怎么也勉强不到这个意义上去。

小心起见,我去翻字典。ample一词的基本涵义:
1.enoughor more than enough
2.largeand accommodatingy
3.amplus(Latin): large,abundant 

   一个富足或地大物博的国度。那么,诗人在此会指的是什么呢?
   从上下文来看,她一,不为豪华车辇——金钱所动;二,不为皇帝——地位所动,三,她用灵魂选择伴侣,那么,这个ample nation只能/一定是她的精神世界,心灵朋友了。她从中选择了一个。
   我知道,“精神”两字加得够大胆、够异想天开的。倘若去掉它,只“富饶的王国”或“富饶的国度”呢?

zleooo: 心若磐石
高手,因是共鸣!
但因是共鸣,不好说三道四!
结果,还是多嘴:转化为‘富饶的精神王国’,更觉浪漫。
(原诗作于1862年。虽终生未嫁,在她内心,也许早已名花有主了。)
原文版本有异。据美国诗歌网第3、4行为
T
her divine Majority --
Present no more --

各种译文也不同
如江枫
她神圣的决定 
再不容干预 
[江注]亦可译为:
神圣的多数对于她 -
再没有意义 -
又如吴钧陶
把门一关——
不再露面——
又如蒲龙
对她那神圣的多数——
从此再不露面——

岩子:见识了,学习了。谢谢zleooo,非常喜欢你的说三道四。我在想什么是“On her divine majority”——神圣的大多数。读它时,不知怎的联想起英国上下议院、美国的参众议院及其选举制度。选择总是有所权衡,一种力量的对比。一但被大多数投了票,就是法定的总统或国家首脑。因此,我把“大多数”理解为“决定”或“选择”。而迪金森笔下的选择是灵魂的选择,是一种倾心的、爱的选择,因此,它又是神圣的选择。十分个人的浅识陋见,不知说明白了没有。我的中文很成问题,经常词不达意,还请zleooo多多包涵。

zleooo: 深究divine Majority, 精神可嘉。
再查看一遍,发觉漏引的吴钧陶译文,居然是
‘……
然后——对她的神圣的去世者——
把门一关——
……’
这大概是辞书惹的祸。

先看搭配的动词:
obtrude on
 和 present to

修改前后不同,前者较接近你译的意思。

后者呢,不见谁?
d.m.在这里是否可理解为‘众多尊贵的求婚者/来者’呢?
好像又跟第二段重复了。
的确需要推敲推敲。
现在,我明白什么叫‘求甚解’了。

岩子:即使这样,zleooo,前后也并非矛盾,其主题不变,窃以为。从上下文不难看出,诗人有许多的追求者,既有钱、也有地位,且一个个尊贵不凡。然而,她的心已经有了主,有了自己死心塌地的归属。“死心塌地”,一个我想用,却转念未用的词儿。她将所有的“大多数”拒之于门外,他们甭想得到她的丝毫礼遇。写到这里,我反倒觉得,那divine Majority——神圣的/尊贵不凡的大多数,简直有些贬值意味了。To her divine Majority --   Present no more -- 只不过换了一种说法,我以为。如果按照这个版本来,翻译的时候,适当做些调整便是了。

南村:Oher divine majority
Obtrude no more.

实际上这首诗是很好理解的,我认为。写出了这个世界上执着追求自己的精神家园,安淡于自己的精神家园的人的心声。比如岩子,比如zleooo,,,,,,因为这样的人少数,所以,那其余的人自然绝对优势,多数了。他们在上下议院(你的联想我认为很贴近作者的思考,这个majority极有可能就是这样选用而暗含这样的意思的)中也好,在这个社会体中也好,他们是多数,多数而因而“神圣”了。但“我”对他们毫无兴趣——只守着自己的家园 society

岩子:最近几天,正巧家里来了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亲戚。我把迪金森的这首诗给了他,主要针对我们讨论的两句。对他来说,这首诗真的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但要说明的是,也是他的说明——他不是诗人。我也不是诗人。然而,叫我兴奋不已的是,我们“不约而同”:
对该诗的第3句,即
On her divine majority,是对第1句的强调重复,即她的选择。
对第3句,即 
I've known her from anample nation 一句的理解:我知道,她从许许多多的灵魂中选择了一个。

南村:I've known her from an ample nation
这里“我”出现了。它说:我知晓她,从这个芸芸众生的世界(从这个偌大的世界)。注意“from”。是 从这个ample nation  know her 。her  是 什么?是谁?承接上文,自然是 the soul  。soul 是 “我”know 的对象而不是 an ample nation。 
当然,可以理解后意译,但我认为这里Dickinson并没有谈及自己的精神家园(王国)是否富饶。
所以南村 
不能虚伪赞同岩子在这个上面的翻译。


岩子:“芸芸众生”,多么好的一个词儿——就是它,英雄所见略同也!恨不得——直白的理解就是这样——直接译成:她选择了一个/自芸芸众生的王国。不过,请南风朋友细细读来,我这里的“精神王国”指的不是她,不是灵魂“自己的”“精神家园”,而是一个生活着芸芸灵魂/多个灵魂的王国。所以“富饶”。而“她”,从中选择了一个。翻译的时候,试图去保留迪金森本来的文字风格,可惜不够成功。譬如,最后两句,翻译时,曾冒出另二想法:
譬如1:
从此,锁定了关注的阀门
死心踏地
譬如2:
从此,关闭了心门
铁定如石
然而,都觉得都不如:
“从此,锁定了关注的阀门
心若磐石。”
更为接近迪金森。

南村:Dickinson 这样心灵倾诉的诗人对这个社会自然是没用的。她们永远是少数,是不被注意,而也心甘情愿不被注意的少数。生前的寂寂是注定的。幸运的是她们死后竟然被挖掘了出来。还有多少这样的精神追求者被埋没着的呢?
大概生前那些编辑们也对Dickinson 说这些诗都是“苍白的自我的呓语”,没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可是,难道人最应该懂得的不是自己的心灵?最应该回归而自守的不是心灵的家园? 
如果人类不是因为丢失了自己的心,这个世界应该单纯干净得多。

岩子:谢谢南村的深度理解,同感极了。迪金森这样的灵魂是少数,心甘情愿不被注意的灵魂则少之又少。我们为她们的“埋没”而扼腕疼惜,甚至愤愤不平。也许她们自己并非像我们那样在乎她们那样在乎自己。高贵的灵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愿孤独,不愿随波逐流。对她们来说,“而那些没有灵魂的人,则是多余的”,正如前不久,在风璇子那里读到的一首小诗中的最后两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