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
(2023-09-04 10:56:40)
标签:
杂谈 |
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
余祖发
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这是哲学上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分水岭。这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两种观点也可能是永远存在的。
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还意识是第一性的,这个宇宙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还是宇宙是虚幻的,是人们意识的体现呢?唯物论者和唯心论者的解释截然相反。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中,理所当然地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在人类尚未诞生之前,这个宇宙就存在好多亿年了,根本就不是人们的意识所决定产生的。更何况人的意识是大脑神经元活动产生的结果,人的大脑及神经细胞也是物质构成的,没有这个物质是产生不了意识的。这充分说明了是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
但目前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观念很盛行,有一些学者也讲出了很多道理。他们认为境由心生物随心转,物质世界是不确定的,是由人们的心理和观察才产生的现象。如果你不去观察月亮,也就无所谓月亮的存在,只有你去观察月亮的时候,月亮它才是存在的。特别是20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在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三位科学家以后,人们对量子理论的兴趣高涨,有些学者对量子理论的诠释玄乎其神,似乎意识决定存在有了科学依据。如“双缝干涉”实验,这个实验是由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于18世纪初提出的,一束单色光穿过两条平行的狭窄双缝,会在光屏上投射出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当你用观测器观测时,光屏上只显示两条亮纹,没有干涉条纹,如果不观测时,则又恢复了干涉条纹,干涉条纹的存在与否仿佛是观察不观察所决定的。再比如“薛定谔的猫”这个事例,这是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一个关在箱子里的猫是处于非生即死的两种叠加状态之中的,在未打开这个箱子时,这个猫也许是活的,也许是死的,只有打开箱子观察时,才能确定这个猫的生死状况,似乎猫的生死是由观察所决定的。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缠、量子叠加、量子坍塌等现象确实存在,似乎有很多神秘之处,量子理论也显得高深莫测,科学理论需要人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但量子理论是否能说明意识决定物质呢?本人认为,“双缝干涉”实验和“薛定谔的猫”这个事例,仍然只能说明是物质存在的形态和方式,它还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只不过存在不确定性,当我们观察时才看到它此时此刻存在的状态。比如我们在十五的时候看月亮它是圆的,在初几的时候看月亮它是弯的,有时白天和雨天看不到月亮,但不管什么时候,它都照样存在在太空中。反过来看,人们想象月球上有吴刚、嫦娥和玉树,但已被证实是不存在的,所以意识是不能决定物质的。人们心中有“鬼”的这种意识,但谁真正见过“鬼”呢?
唐朝时期,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有一天,要求其弟子各作四句偈语,以便决定自己衣钵的传承。其大弟子神秀的四句偈语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另一位高徒慧能(后来的六祖)的偈语则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前者是唯物的,后者是唯心的。神秀和慧能两人都是唐代的高僧,后来形成北派和南派两大流派,都对禅宗的发展颇有建树。但一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可能就不同,对宇宙的理解也许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对这种不同的观念意识, 我们也不必强求统一,唯有顺其自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