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神殊异  洛水东流——浅析中国舞剧《洛神赋》

(2009-11-08 21:09:34)
标签:

舞剧

《洛神赋》

曹植

杂谈

分类: 评论

 

 

 

 

人神殊异  洛水东流

——浅析中国舞剧《洛神赋》

 

智联忠

 

 

    近日,观越剧、京剧、舞剧演出多场,亦赏名电影数部。观后,每每情动思跃,只苦于闲暇甚少,又值身体欠佳,未能流露心迹,与君商酌。今,思如泉涌,语如珠迸,作此篇,以抒吾怀。

    舞剧《洛神赋》是由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王玫老师编导的、由该院2006级学生参演的一部文学意蕴浓厚的中国舞剧。说实话,刚看到剧名时我有点吃惊,因为,像《洛神赋》这样的文学作品想用舞剧表现,实在是难;另外,也有一些欣慰,因为这类东西,我早想通过舞台艺术来感受了。

    开场演绎的是魏文帝曹丕登基,接着曹植被文帝屡次追杀,并着妇人装,承受胯下之辱,甄宓自绝,曹植苟活,《洛神赋》始出。演出一段我便知道,该剧并非是对曹植《洛神赋》的再现,而是对曹植人生行迹的舞台展现,舞剧取名《洛神赋》也只不过是对曹植生命状态的集中展现。

人神殊异 <wbr> <wbr>洛水东流——浅析中国舞剧《洛神赋》

    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颇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赞赏。然而他行为放任,屡犯法禁,最终未能继位。他想做一名王者,又想成为游侠儿,可能吗?不可能。他的这种理想似乎可以称之为“神”之理想,而现实的不可能就是“人”之现存,人神殊异,何以求之?

人神殊异 <wbr> <wbr>洛水东流——浅析中国舞剧《洛神赋》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在曹植眼中,兄弟情深,骨肉兄弟,真的需要斩尽杀绝吗?他的“神”之理想与人之情状又发生了冲突,封建君王一统天下,他们最怕的就是别人比自己强,藩王势力大了对他们自然大为不利,更何况曹植又聪敏过人,曾几次预立他为王呢?这么大一个威胁,曹丕能不铲除吗?也许只有曹植继承王位了,才不会对自己的兄弟进行诛杀,不过,这并不代表他的兄弟们不会篡夺他的王位。这岂不是神人殊异吗?舞剧中,在众多杀手的四面伏击,追赶中,曹植仓惶逃窜。反复的强调中突显了他的悲剧,同时也更加强化了神人殊异这种矛盾的不可调和。

人神殊异 <wbr> <wbr>洛水东流——浅析中国舞剧《洛神赋》

    甄宓深爱曹植,想刺杀曹丕,以解除曹植之苦痛。曹植深知此事定不能成,于是阻拦甄宓。他想以此求生,以此换得他和甄宓的生命,未料,刺杀未果,三人兵戎相见。曹植再次委屈自己,着妇人装,并与甄宓互受胯下之辱,企图留一条性命,过一种平静的生活。然而,在人世间,这可能吗?曹丕怎能容许自己的王妃和自己的亲弟弟发生这样的关系?有人也在指责曹植,说他懦弱、无能,没有一丝的反抗,只是一味地顺从和屈服。你们可曾知道,他所在社会环境以及他当时的境遇是多么危险,和君王的妻子有爱慕关系,还要弑君,这本身就是一条滔天大罪了。结果,甄宓自绝身亡。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人,我们能像神一样超脱吗?神人殊异。

人神殊异 <wbr> <wbr>洛水东流——浅析中国舞剧《洛神赋》

    甄宓死后,曹植做了《洛神赋》,“斯水之神,名曰宓妃。”自古对此赋中的洛神就有不同看法,我个人认为兼而有之。宓妃,可能有甄宓的影子,也有他的政治理想,还有他追求的自由……也许还有很多,因为这些都是他所追求的东西,都是可欲而不可求的东西,也就是“神”的东西。神人殊异,这些也许只成为了曹植的一个理想,一种追求,最终也只是洛水东流,无能无力。

    此外,我还想谈一下我对编导以及演出人员感言的一些看法。王玫老师认为,正是曹植的苟活才诞生了《洛神赋》,我不是很赞同,因为《洛神赋》的追求和苟活是矛盾的。剧中,甄宓扮演着邵俊婷的感受还是挺深的,因为她把自己完全投入到了剧中,所以她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无言的痛苦。不过她曾试图以一颗快乐,至少平静的心去演甄宓,这一点存在一些误区,因为这样的艺术不再是真实的艺术,连演员自己都感染不了,观众会感染吗?我个人认为,艺术的创造必须有情感的投入,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完成真实的艺术,才能彰显艺术的真实。

    以上是我一些肤浅的认识,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北京  溪映阁

2009年11月8日 21: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