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妾
(2009-09-02 05:39:03)
标签:
杂谈 |
我上初中的时候,校长大人们不知出于怎样的目的,包场去看了一场电影《知音》,二十多年过去了,电影的情节早已忘记,不过那位“风流将军”蔡锷他老娘义正言辞、掷地有声的一句话倒是记得异常清晰,老太太说:“蔡家祖训,未到四十,不许纳妾!”从那时起,我就一直想问问我自己的老娘,俺们流家有没有这样的祖训,规定没规定我什么年岁可以纳妾?不过我还是一直没敢问,怕惹老娘血压上升。
又有一次,两个女孩儿同时找到我,逼迫我只能在她们俩中间选择一个,我坐在那里,望望这个,又瞧瞧那个,着实为难。最后说:“你们两个我都想要。”那两个女孩儿这时倒是站到一条战线上了,异口同声的说不行。我又说:“那这样的话,我两个都不要,我不能因为喜欢串儿红而放弃自己同样喜欢的喇叭花儿,不论选择哪个,不仅我自己内心接受不了,对另一个也是一种伤害,如果非要我选择,那我宁愿放弃。”结局很自然大家都会想到,两个女孩儿都伤心离去。一个站排时不再牵着我的手,而去和我最讨厌的同院里王小二结成了对子;一个在期末评选小红花时没投我的票,那年我八岁。幸好以后我面临的这样的选择并不多。
我常常想,如果天下依旧还有纳妾这一说的话,那将是怎样一个和谐社会啊,至少因情杀人的案件会减少一半。大房、二房、三房甚至十八房住在一起和平相处,我儿子有十八个姨娘照顾,他肯定会开心。而我老娘有十八个儿媳伺候,想怎样耍威风可以任由着自己性子来。至于我....嘿嘿,桃红柳绿,环肥燕瘦,看着就舒心,更别说到了晚上了。人多了,又是亲人,再加上呈倍数的亲戚,人多好办事,有公检法的、医院的、交通队的、学校的,甚至还有城管局的,这在中国是多么令人羡慕的大家庭啊!而这一切都是纳妾带来的隐形好处。当然一家人多了,也会带来管理的问题,不过去书城买几本企业管理的书来看看,顺便也给自己不服管的那几房捎带着两本什么《杜拉拉求职记》之类的想要做高级白领的励志书,从领导层到员工层都加深学习,做好本职工作,床第间增添些竞争意识,我想也不大会有怎样的问题出现。
不过女人们还是要讲情的,希望男人会将唯一的、纯粹的情感投入到自己身上,这一点对男人倒是有些为难,男人是从来不缺情的,只不过男人不希望将真情只投入在一个女人身上,他会给他所遇到的他喜爱的女人每人都分得一部分。“多情种子”这个词没有过用到女人身上的,因为“多情”就是男人的天性。动物学里的依据我不想找,不过只要去看洗浴中心或KTV的红火,进进出出的中年男人你就明白是怎样一回事了,家里有一个,外出还要尝尝鲜,缘故不就是自己的“多情”没地儿发泄吗?倘使每个中年老男人一人发几个性工作者回家养着,我保证这行业离衰退不远了。
文人有了妾,自然会思如泉涌,笔下会有更多悱恻缠绵的诗篇;公仆有了妾,大概也会将其余的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上,至少不再去到处偷情;企业家有了妾,为养活一大家子人也得拼命的去挣钱,以此还能提高我国的GDP指数;下岗工人有了妾,虽然数量不会太多,不过可以在街头多摆两个小摊,贴补家用,即使被城管们抓住一个,还有两个在打游击呢。到那时,您说那个什么**主义社会离我们还远吗?
我还没老婆,所以还不够纳妾的资格,不过我小时候就已经接受了纳妾的观念,这也符合当今社会的教育理念,小孩儿最好骗,学的也最快,有远见的教育家们都知道从娃娃抓起,送礼就送脑白痴,童叟无欺。所以我小时候读诗的时候,一看到“春江水沉沉,上有双竹林;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这样的乐府诗时,马上就知道这是即将准备做妾的骂自己男人的,绝对不是大老婆的口气。这样的见解让成人们感到很惊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