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江南

(2009-09-01 05:12:51)
标签:

杂谈

我打江南走过,那时我曾在山寺月中寻过桂子,在斜阳流水与畈上蝉声间栖息。
十七岁,是个多愁善感的年龄,每天的日子如同周围的一切声响都带有着一层远意,感觉人世的道路漫漫,而我这般的行旅过客只是骎骎去不已。我幻想这样的哀愁是出门人的伤情,又是闺中人的愁念,想像着自己此刻正在路上,长亭短亭,渐去渐远渐无声息,那女子轻抚被里余温,望着临行前吃过的茶盏还都在原地放着,又忙忙起身打开镜奁,开始梳妆。在秋天的慢慢远意中,溪涧池塘里的白萍红蓼便也有了与人一般的寂寥。
西湖里的水总是不动,像是看惯千百载人事无常不再有一丝涟漪,遥远处一条白线的最前端就是断桥了,而我这一侧的端处又是梁祝十八里相送的长亭,我坐在那里,像是紧紧攥住两条线,一条悲凉,一条喜悦,杂陈在一起,竟然也不知是怎样的心境。当然这些故事不过是传说罢了,但是在这湖上毕竟依旧还有着人迹可循的,苏公、白公、岳武穆,于少保、俞曲园、弘一法师,哪家不是被这一池湖水看尽沧桑变异,他们的形迹或坟墓,他年行人经过或已不识,唯有被这西湖早已认定为人间岁月,斜阳丘垅,一枕黄粱,在这湖的周围永藏山阿,天道悠悠皆是人世无尽。
不过江南的初春还是最好看,暖气来的缓了,就可以去访梅,城郊的超山我是没去过的,我只知那是看梅花的胜迹,吴昌硕的墓也在那里。我常去的是城中植物园里的一处,每次回来便会给朋友们去信,告诉他们“探梅”不如“访梅”,“访梅”又不如“问梅”,有了这样的心得自然在心中就有很大的欢喜生出来。我以为梅花生的一大片就觉得缺了它的“暗香疏影”的天性,我愿意自己独自一人往深处走,去找寻一棵被众人遗忘冷落的那株。那株老梅花朵浅红色,如不经意间碰翻了的女孩子的胭脂,晕化开来,我每看它含苞,看它开放,半上昼照着太阳,花苞微拆,清露滋滋,虽每回开出不多的花朵,却这样的好看,待怎样比拟都不是,它只是真的梅花。当我痴迷的想要采摘一枝时,身旁的一位老妇人劝阻了我,她说花有花神,读书小官人不可以采花,采花罪过。我回过头来看她,她只是一个乡下来的上香客,竹布衫裤上竟也镶有一圈梅花滚边,在树影花隙之间,那老妇也一时娇艳起来。我知道今生的华丽果然是要远离伤害的。
到了四月,就是“烟花三月下江南”的季节,白堤道上,桃红柳绿,游人如织。我的心情也会随着艳阳欣欣起来,那时,西泠桥畔的苏小小墓还没有重修,不过杭州的小女子们还是喜欢在此小立,当年儿女之私亦成了天下世界的风景。我没有去过西泠印社里喝过茶,我倒常去是葛岭半山间的“抱朴道院”,嗅着焚香礼敬的烟火气,望着山下的西湖,有时小道士会拿出一根洞箫来,坐在院子当中的梅树下吹箫,尽管音律不谐,但令我竟然会有离世的心思。在那里我总会突然变得胆怯。像欧阳修诗里的“黄鸟飞来立,摇荡花雨间”,生怕自己惊动了人世。
年轻人的心总是如三春花事无收管的,到了恋爱期,江南的景致便随恋爱的心至变化,到了失恋时,连满山黛色一池湖水也变得抑郁难耐。月亮无声圆缺,时光就这样慢慢的过了,一直到了我今天的模样,十余年来,江南一直萦绕于早已远离它的我的心里,成为一个打不开的结,在梦里会时常回到那里,只是那梦境里的一切都不再是具体的,无法让自己能够真实的把握到,醒来后依旧不免感慨天地不仁而已。
昨天,我又读到郑愁予的《错误》,一刹那间,我竟眼泪盈眶。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女人的行动
后一篇:纳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