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
(2009-08-08 05:14:08)
标签:
杂谈 |
我小时候并未对未来的就业发愁过,那时只要你能上大学,就可以有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大学是道“门槛”,进入了自然就有了就业的保证,即使就是进入事业单位看的也是你的文凭学历,而且很少用家庭背景的支持。今天说这样话的时候,大概会惹得好多孩子羡慕,毕竟今天的环境里,研究生就业都已变得是个难题了。
黑格尔说过“在寻找上帝之前,先要寻找饭碗。”这话一点不错,不能生存,枉谈发展;不是人手,枉谈人才。“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在今天失业率高居不下的前提下,要求每个人更加对自己的专业技能精益求精,在社会上争取具有更强的竞争力。田地不能背在身上,是身外之物,能力可以随人漂泊,是身内之功。画笔是艺术学院毕业生的筷子,手上没活儿,端起行当饭碗绝不踏实,连吃食都难安然,缤纷理想有何意义?
入世三道——红道儿、黄道儿、黑道儿。红道儿者——仕途。带上红顶子,脚下便是红地毯。当局接纳艺术学院的毕业生,是需要粉饰太平,歌功颂德或以文化附庸风雅的画手,神来之笔一向为领导所倚重,后生们追随领导,出入豪门,虽有清客帮衬之嫌,但能参与主流公务,自然见识高端才学,近水楼台,容易谋得顺风顺水的前程。或入主文化部,或主理文联美协,为千万人所瞩目,指点“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黄道儿——商路。淘金通衢是黄灿灿的诱人向往,而北京、上海就是捞金的市场。中国的老板们钱多了,自然要弄些艺术品来收藏,也就带动了产业工人的大量增加,798、草场地、莫干山路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集结了洋鬼子、假洋鬼子、农民企业家、黑煤窑老板,明码实价的为商品开出价格。血腥、暴力加色情是永恒的主题,经久不衰的内容,呼唤着一拨又一拨的年轻孩子们前仆后继,想要在其中分得一杯羹。有人出来了,就成为偶像,有人混了多年最后黯然离去,总算也增加了阅历。黑道儿——学径。穿上玄色学位袍,就等于摸进了曲径通幽的昏暗小巷。做学问比不得做官员那样八面威风,也比不得做生意那样气壮如牛。学者们披星戴月,呕心沥血,画不应心,困顿终生,画到心至,著作等身。磨秃的笔就是讨饭棍儿,保不齐还能遇上个英年早逝。
对于现今艺术学院的学生来说。画画只是个业余爱好,理论强势,眼高手低,开个美术班或广告公司里打杂,混碗饭吃,走偏了发展大势。画一手漂亮的画乃立身之本,用当下的时髦话说,是核心竞争力。要以此为生,精于此道,具有不可替代性。
所以说,就业的危机并不在于适合自己的位置短缺,而是在于自己是否出于真心的喜爱所从事的专业。因为有时候“热爱”和“敬畏”能改变一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