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众心理

(2009-08-06 06:49:45)
标签:

杂谈

中国人的理想境界就是“天人合一”,在现实中也是最喜爱生活在和谐社会的,每个人的行为最常表现出来的就是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既是管理者最好的处事原则,又是被管理者保护自己不被侵犯的不二法门。所以有时平衡最难。“以人为本”是正面,“以人为患”是反面,本想做好事,但只要有“隔路”的人一掺和,结果可能好,也可能坏,正事是人干的,错事也是人干的,人最可贵,也最难缠,没人做不成事,人多又会平添出不少事来。《西游记》里孙悟空曾向自己的师傅唐僧抱怨:“师傅啊,你是不知道哇,这人的事最难办啦,如果是妖怪,一棍子打死也就算了,对人呀,重不得轻不得。”连齐天大圣都愁与人打交道,宁可与鬼谋面,可见人事之不易。不过有了从众心理,许多事情就会变得好办起来,大家都抱着“枪打出头鸟”“露出的椽子先烂”的心理不说话,部分人虽然有看法,但四顾一下那些有城府的紧闭嘴的人,想想后又忍了,只有那些极少数不知深浅的理论一番后,才发觉本来为了大家的利益争执,最后的结果是不仅自己被大家所孤立,最后还被清理出队伍,落得个里外得埋怨。人就是在这样的一遍遍的被教育中,成熟起来,也变得圆滑起来。

从众心理也是种平均思想在作怪。举个分粥的简单例子,僧多粥少,需要有人掌勺,以均衡为目标。这本不是个技术含量很不高的活儿,本来不难,然而有人为操作,麻烦就来了。掌勺的有私心,一旦占有资源分配权,勺子上就有了些道道儿,你看不透那些障眼法,瞧着碗里的粥面一样平,而他自己碗里有沉底的干货。大部分人也就忍了,而少数人仗义执言,最后打翻了粥桶,大家都捞不着喝了,这时起来谴责那些少数人最厉害的却是那些一直忍耐下来的人们。本来为了争取大家的利益,最后却被大家驱赶出去,此刻你才能看到大众的威力和自己逆行的愚蠢。

忍耐是一种美德,更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混同在群众中,也最安全,为了有粥喝,就和大家一样,说说无关痛痒的话,既维护分粥者的权威,又把自己混在喝粥者的范围里了,这叫“明哲保身”,上升到高一点的层次叫“平常心”。平和平顺,宠辱不惊,随遇而安,冷眼看潮起潮落,平心对是是非非。但我觉得这样做是低调了,但多了几分压抑。而中国人的心理正是因为受这样的长期教育,而变得有些非常态了。

在国外旅游时,常碰到这样一种情况,一辆大巴一停下,下来一大群着同样服饰的游客,没有差别,你一看就知道是中国人。有一次我在那不勒斯闲逛的时候,在我身边突然驰过数辆警车,在我前方不远处停下,围住了一群人,我跑上前去看,那些人是我亲爱的同胞的旅行团,二十多个人都全是一身的深色西装。这样一个整齐的群体行走在冷清的街道上,自然引起了盛产黑手党的这一地区警方注意,警车悄悄的盯上来,慢慢的跟踪了几个街区,最后警察下来询问导游,满脸敌意,大概以为这是一个属于什么的特别组织。听到解释后,警察放了那群人走,一名警察还依靠在警车车门上疑惑的望着这群人的背影,一会儿,他的目光又扫向我,我连忙耸肩摆手,说明我不是和他们一伙儿的。

无差别,这就是中国人,想法近似,做法相似,没有特别的个体,太另类了活着费劲儿,随大流儿活着顺劲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累并痛快着
后一篇:校园松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