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告别的日子
(2009-06-17 05:15:18)
标签:
杂谈 |
今天,本科四年级的孩子们又要开始布置展览了,明天毕业展览就要开始,又有一批学生要毕业了。
当了老师这些年,深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的含义,我也已经先后送走了十余批毕业生了,他们走出校门后,有的生活好些,有的一事无成,不管怎样,大家都已经跨出了理想的世界,开始进入到现实中的滚滚红尘中去了。
四年的大学生活,会给他们留下怎样的记忆呢?自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我自己倒并不以为大学学业会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专业帮助,当没有思维训练做为主要目的课程太多时,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就会一再的反映出来,并指导他们的行动。用不着积极思考,用不着刻苦认真,四年的时光成为了青春的最后象征,而这象征物往往是处了几任男女朋友,喝过多少公斤酒,打了几次架,骂了人家多少次娘.....在挥霍自己人生最灿烂的时光的背面是一个依旧贫乏的灵魂。
面对毕业班在地下工作室的工作台上留下的一片狼藉时,我一句话都不想说,这本来就是一个不用为任何人包括为自己负责的年代,没有必要为自己的情感宣泄而顾及到其他人,我能够理解学生们的心境,但是我更知道当他们步入社会时,总会面临可以被现实治理的机会,大的有法律,小的有行规,哪一样不服从都不行。到那时,我想他们才会真正开始留恋大学的岁月的。
今天的学生性格中大都有三个缺点——狂、浮、傲。身份一变,俨然不是当年县城里的草鸡了,自然可以“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了,眼中再无有旁人,自己就是一个救世主,拯中国画坛五百年颓唐局面非他莫属,于是心气儿自然浮躁。这样的爷降临,还用我们一大群教师在眼前谈论些基本功是什么这类问题吗?教师说的话哪里有一丝新意,只适合那些小朋友听听才好,而爷一起笔就拳打东海黄宾虹,脚踢西方毕加索,白花花的银子像流水一样淌进衣袋里,嫉妒死当代F4。倘若遇到不理解他的打扮、行为举止或思维的人,爷也不屑于他们理论,因为爷是艺术家,身份早已摆在那儿。
对此我倒不准备说些什么,年轻有点棱角,桀骜不逊点不算什么坏事,但是我想日子一久,无外会有几种结果,一是你真的是爷,依旧牛B;二是现实社会实在容不下你,或者说你实在容不下眼前的现实社会,于是你抱着怀才不遇的冤屈自绝于人世;三是过了不久同学再聚会时,你成了大家酒桌上的谈资与笑料,如果你在场,也可以陪着讪讪的笑几声。我觉得最后一种的面更大些,因为我看到的这样的结局最多。
当老师久了,自然愿意打击别人,总是自以为教师的工作就是指出缺陷,帮助学生提高,好话说它实在没什么用处,这是职业病的一种表现。话说到这里,自然又有打击学生的嫌疑,不过我也是从学生这个年龄经过,知道现实的力量,知道它对人的改变是多么的容易,还有就是我信奉“要想人前显贵,必然人后受罪”的道理,做人真的不要太潇洒,还是脚踏实地的勤勉的工作为好,哪怕是能力有限,但我认真的去对待了我自己的工作,量力而行,心安理得,而诸位爷们儿呢?不知道是怎样的想。
其实,我也知道在某些学生的眼里教师就是敌人,是禁锢思想和干预自己自由的对头,没办法,这是教育体制和国情的结果,我也真的不想如此,但是我也不能和他们一起去摔酒瓶,砸学校玻璃,被他们引为同道,并不是我顾及单位发的那一点工资,而是我觉得这就是我真实的生活,在自己的思想中寻求自由的归宿,是人类存在的意义,我也只是其中普通的一个,对于这一点,我很满足。
至于我们间的陌生,那是最正常不过的,教学生对我来说只是工作,上课认真些,下班早点回家,多出来的一点事我都不会去做的,原因只有一个,今天早已经不是孔圣人还要为自己学生的思想负责的时代了。学生自己也不需要我这样去做。
最后,我还是要说,你们一路走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