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2009-05-24 07:48:41)
标签:
杂谈 |
古人曾讲究“视死如视生”,将活着挖空心思寻来的财宝一并埋在自己的身边,于是死后也就常被盗墓贼打扰了清净。回族同胞好得多,三丈六尺白绫一裹,黄泉路上无富贵,谁也不多一尺,谁也不少一寸,挖个坑往里一送。一切就结束了。现代人更简单,百十来斤的身子被火一烧,只剩下少许斤两灰烬,往小匣子里一装,或找个坑埋,或往架子上一摆,管你是亿万富翁还是叫花子,谁也不会多点什么,一辈子就这样过了。
俗语说“天生一人,必有一乐”,自己去寻点乐趣,别让自己在世间走一遭时感到寂寞,更不必怨天尤人,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就算对的起自己。你看人家小沈阳说的多好啊,不管有钱没钱,不管你权势大小,都逃不过这句话,“人这一生其实可短暂了,有时候跟睡觉是一样一样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嚎,眼睛一闭,不睁,这辈子过去了,嚎~~~~~~~”,想想真是这么回事。
想想自己,一天忙忙叨叨的,其实真不知是为了什么。生存还是生活,始终相互混淆着,赶忙着活还是赶忙着死,连自己也说不清,也许是为了虚荣心的满足,或许还有些使命感的操纵,唯独没有对自己活着的意义多想想,有钱的多捧,没钱的不睬,始终不知把自己放在怎样的一个位置。我在说这样的话时,自己也觉得是不是有些太矫情,可是没办法,早在一千多年前,当陶潜在“采菊东篱下”时,就已经明白的告诉了后世人,生活是怎样一种境界,我信奉陶潜。
我想当人死去的时候,有人会说他生活过,爱过,信仰过,失落过,如此人生足矣了。这样的评价比提他挣过多少钱,有多有名,有多少成就感相比,更多带有真性情。是啊,我们的赤足是来这个世上行走的,我们的大脑是来世上思考的,我们的手是来世上书写的,我们的嘴巴和耳朵是来世上诉说和聆听的,这个世上的一切,哪怕是大地上的风雨声,都在为我们而设,让我们感知我们的存在和领悟它们存在的奇异的美,而不是人们追寻的汽车、房屋、金钱,对我们的生命和身体来说,所有身外的一切都属于奢侈品。
所以我想在我的后半生里,能够悠闲的眺望身边发生的一切,并怡然自乐的好好享受自己带给自己的快乐时,那是最幸福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