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莺莺传》(一)
(2009-02-02 07:17:44)
标签:
杂谈 |
《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唐元微之只此一篇,便盖压全唐传奇文。其中辞“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早为世人熟知。不过大家对西厢记故事的了解多从金董解元《弦索西厢》、元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续西厢记》、明李日华《南西厢记》、陆采《南西厢记》中来,与元微之所叙相差甚远。元稹本《莺莺传》中张生始乱终弃,最后莺莺赋诗一章“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谢绝张生,终不复见,更见哀婉动人,情致凄清,动人魂魄。
莺莺姓崔,今年三十六岁,在一家大型广告公司做副总经理。三年前,丈夫因经济问题进了监狱,莺莺同丈夫离了婚,这几年就是一个人住在一所大房子里单过。
其间倒是有一些男人追求过她。她也曾试图与其中几个交往,开过房间,一夜下来,再看到对方凸起的腹部便打住了继续交往的念头。
莺莺常同自己的小姐妹一起外出,去酒吧喝酒,在闲谈中听她们对婚姻和爱情的看法,这些姐妹大都离了婚,在婚后财产分割上又都占了些便宜,自然不愁吃穿。在一起说的最多的自然是莺莺的事,大家都劝莺莺找个情人,不要去想再婚的事。又说男人是最靠不住的动物,只配当个玩物或工具,做不得真的。莺莺在一旁只是听着,又吃吃的笑。
到了夜里,莺莺独自在冷清的家中觉得难过,洗澡的时候,两手不免又一次抚慰了自己燥热的身子,待平静后,她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无比的厌恶,依靠在浴缸里,眼泪就掉下来。
一日,莺莺在公司的电梯里遇到了一个年轻人,不禁多打量了几眼,准确的说这还是一个清朗俊逸的大男孩,处处透着一股孩子气的清秀。笑起来,丰唇皓齿,亲切而帅气。看着让人欢喜。
男孩也看到莺莺偷眼看他,眼睛低垂,不敢朝向别处。莺莺像是不知想起什么,瞬间心神一荡,也是柔情难抑。收回凝视的目光,眼波闪了闪,嘴角露出一丝牵强的微笑。眼中飘过的一刹那凄清,恰好被那男孩看到。
到了12楼,电梯门一开,男孩提着电脑包迅速跑开了,莺莺看着他步履生风,腰劲十足的背影,又不禁呆了一呆。
到了办公室,莺莺找来人事部经理,要来新招聘来的人员资料,一页页的翻看。莺莺见到过那男孩进到12楼的公司设计部里,觉得应该是自己公司新招聘的人员。果然,她在资料里看到了那个男孩的简历,他叫张君瑞,22岁,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公司不到3天。
过了几日,公司业务忙,莺莺便忘记了这次很偶然的相遇,也忘记了还有这么个小人儿。
设计部有一份文案,修改了多次,甲方一直不满意,无奈莺莺找来设计部主管,几个人研究了一天,并无一个结果。设计部主管最后说新来的一个大学生也提出一个方案,虽然不算成熟,倒也可以看看。说罢就取来另一本设计方案。大家看过之后,觉得还有些新意,便提出将这份文案进行修改,与其他创意综合一下或许可行。
莺莺看过这份文案前页的姓名,才知道是上一次在电梯里遇到的那个年轻人张君瑞做的,怔怔的望着文案,叹了口气,却不说话。
张君瑞就这样被抽调到设计部的核心之中,与几个资深高管一起工作,这时他才知道上一次在电梯里遇到的那个偷看他的鲜亮动人、袅袅婷婷的少妇是公司的副总。工作了一段时间,张君瑞也开始和大家熟捻,有说有笑起来。
一日午后,莺莺趴伏在工作台上看图片,下午耀眼的阳光照在莺莺雪堆似的颈项上,细细的绒毛环构了一圈淡的光环。张君瑞在一旁偷眼看着莺莺,她脸上不知是哪儿,有股自己熟悉的神情,白玉盘脸儿,丰容动人,十分熟悉也有些陌生。肌肤嫩白,保养得很好,但眼角却偷偷有一丝纹理爬开,面容中更有种难以察觉的倦意,使这张脸平添了一股楚楚动人的少妇风韵。
莺莺回过头,见张君瑞在一旁怔怔的望着自己,恼怒间抓起一把隔尺举势要打过去。张君瑞这才反应过来,慌忙躲开。
莺莺停下来,不禁有些茫然,回头见张君瑞失魂落魄地远远站着,不敢走近来。就像小孩子似的,做错了事情,怕她责骂一般。心下怜惜,想想刚才自己的神色举动,一定把他彻底给吓坏了。
走到张君瑞身前,伸手碰了碰他的脸颊。就像母亲的手,手一伸出,张君瑞像孩子一样就要落泪,叫了一声“姐”。
莺莺也奇怪自己这样的举动,不再说些什么,一个下午二人再没有话说。
工作完成的很顺利,这一回甲方不再提出什么要求,张君瑞又回到自己的原岗位,与莺莺见面的机会也就少了,不过工资涨了很多。
这期间莺莺家里人给她又介绍了一个离婚的中年男人,有房有车,条件不错,二人见了几面,彼此感觉还好,莺莺收了心,朝着结婚努力。不久男人希望莺莺放弃自己的工作,和他一起去北京发展,莺莺不同意,又对两地分离的婚姻没有信心,坚持不让男人离开,二人有了矛盾。在恋爱3个月,两人的一次口角后男人从人间蒸发了。
莺莺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状态里。
(待续)
前一篇:传奇——《非烟传》(五)
后一篇:传奇——《莺莺传》(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