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365北京胡同蔽绿荫

标签:
365北京串胡同杂谈 |
分类: 在行摄中快乐 |
老北京的胡同,其主色调永远是青灰色:青灰色的墙、青灰色的瓦,唯大宅门那斑驳的点点朱红,才见点缀在这一片灰墙灰瓦间,但这是在那为黑白照片,与铅笔素描下的胡同儿,留给世人的记忆。实则不然,胡同间的花草树木,所张显的颜色,亦会随着四季的变化,带给胡同徇烂多彩。
春天的胡同儿是充满生机的,胡同儿里种植的主要是国槐和枣树,老北京的居民们大都喜欢在院里院外种些盆栽植物,特别是月季。鲜嫩的树叶、五彩的月季花,装扮着春天的胡同儿。
夏季的胡同儿是浓重的绿色,更是孩子们欢乐的所在。放暑假了,开心的孩子们在胡同儿里跑来跑去,男孩子拍洋画、玩弹球儿,女孩子捉迷藏。您不用担心双职工的孩子没人管。暑热渐退,天色渐晚,晚饭后的人们坐到街门口乘凉,大人们聊着家常,孩子们嬉笑着打闹着,胡同儿里的一天就要落幕了。
秋日的胡同儿是绚烂的,树木花草渐变成了缤纷的颜色。中秋到了,大枣红了。打枣一般是有统一组织的,小伙子爬上树去,但一定要小心一种叫‘洋剌子’的小虫,沾到身上得疼好几天。随着枝头摇晃,枣子噼噼啪啪掉落地面,孩子们跳着、叫着,争相去捡枣,胡同儿的人们分享着丰美的秋果。
枣叶落尽,秋去冬来。雪后的胡同儿最美,房檐儿、山墙头儿、门墩儿,在白雪的覆盖下都透着纯净的灵性。阳光的午后,踩着薄雪,徜徉在安静的胡同儿内,是一种美妙的感受。春节快到了,各院的街门在腊月二十三就被贴上了迎新的春联和门神,急性的男孩子已经把鞭炮拆散一个一个拿在手里扔着放,清脆的爆竹声伴随着皑皑白雪,北京的胡同儿迎接着新的一年……。
北京的树,释放着这座城市充沛的情感,它们奉献着绿色的叶,散发着脉脉的清香,夏日给胡同乘凉的人染出一大块一大块的荫凉,秋天送给孩子们香甜的果实,冬天交错的树枝托着一层厚厚的白雪让人悦目。
丁香多福在北京的大四合院中,种植丁香与石榴树的很多,寓意“多子多福”“全家团聚”,还有种牡丹、玉兰、海棠和桂花以示“玉堂富贵”。在大户人家的多重四合院中,其背风向阳处还有竹林。而过去茅盾故居里的两大棵太平花,田汉故居里院的一棵梨树等也是鲜为人知的四合院花木。
郭沫若故居大门里,北边有一棵大银杏树,名叫“妈妈树”。郭老十分喜欢银杏树,并在散文《银杏》中写道:“你真应为中国的国树啊!”这棵银杏树是1954年,在郭老夫人于立群回南方养病时,郭老和孩子们在西山大觉寺移来的。当时是种植在位于西四的宅院。
北京最著名的一棵古枣树是位于东城府学胡同文丞相祠里的“文公手植古枣树”。此古枣树高达10米,干周长达2.5米,相传为文公所植。它的树干向南倾斜,成45度角。人们附会说,这表示文丞相“臣心一片磁石心,不指南方誓不休”的怀念南方故国的爱国精神。此枣树所结大枣从不生虫,这表达了文公的一身正气。
赤心枣树四合院里的寓意执著与爱国情怀的枣树种植颇多。现存的古枣树,明代的约几十棵。而清代的古枣树则比比皆是,像文天祥祠、于谦故居、鲁迅故居、老舍故居、杨昌济故居、田汉故居等地都种有“外表多棘刺,内中实赤心”的枣树。
古枣树和古槐、紫藤一样,也是古都北京的特色之一,而且在北京的四合院中古枣树最多。因枣树为“北国佳木”,又“外表多荆棘,内中实赤心”,所以在名人故居中多有古枣树。
可惜现在的胡同已不复当年景象,胡同里的树少了很多,许多树都被砍伐了,甚至还有一些古槐树,还被有的人盖房,把树都盖到了屋里”。北京人口急剧增加,人已经开始和树进行竞争了,现在北京胡同的树已经连不成片了,过去北京城最美的景色已不复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