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365庐山盛景三叠泉(二)

标签:
365庐山盛景三叠泉杂谈 |
分类: 未羊之春华夏腹地行 |
俺由于在庐山的几日,每日的游历行程不是很紧张,腿脚肌肉的疼痛感已基本消失,但为了日后的旅途,俺选择了三叠泉往返都乘缆车。当俺抵达三叠泉后,立即为自家当日莅临感到庆幸:昨日一夜大雨,致使俺所见的三叠泉瀑布,水流量狂泻的惊人。刚刚下得缆车,便是雨雾缭绕,水花飞溅;狭窄的山涧,水泄的声音振响着回荡,真有惊心动魄的心悸!
三叠泉,谓之泉,实在是不实之称谓,本应该确名为三叠瀑。其是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则形成三叠跌落的瀑布,才是确实的!
俺与先期抵达的寥寥无几的散客,十分畅意随意尽兴地,撑起雨伞,立于瀑布之下的盘石向上仰观:但见抛珠溅玉的三叠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幅冰绡,抖腾长空;犹如万斛明珠,满天倾泻。在微弱的晨光中折射,恰似银河破堤九天宣泄。立于”观瀑亭”可俯视三叠。听瀑鸣如击鼓,吼若轰雷;见瀑像喷晶抛珠,水洒溅玉,连垂素练,落入深谷。仰看与俯视各蔚壮观,自成美趣,故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
有趣的是,历史上,三叠泉曾长期未被发现,隐居在它上源屏风叠的李白,和在它下游白鹿洞讲学的朱熹,都不知咫尺之地有此胜境。直南宋绍熙二年,始被樵者发现,故有“一朝何事失扃钥,樵者得之人共传”的诗句。渐渐赢得庐山第一景观的美誉。自此往后,各代诗家名流皆竞相前来观赏,并留下诸多名篇佳作。
前往三叠泉景区游历,最好是步行下到谷底,然后乘缆车上行返回。这样便可充分观赏沿途怡人的景色,可以一边看溪流、亲水,一边慢慢行走。
三叠泉之始,只是柔弱清亮的山溪,漫不经心地在大涧底乱石间跳跃欢畅流淌;将清凉、清澈,洒脱出一派柔情;但它突兀临近那百丈断崖,便瞬间没了稚嫩,便抖擞出它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坚毅与果决,临涯奋勇地惊人一跃,便成就了千古传奇。它不加思索地跃身而下,扑向深渊在第一级山台;这奋然的一跃,便是被狠狠地直直地摔在石台上,那被摔而产生的巨大撞击,其回声便激荡在山谷中;在第二级山台,它的柔嫩的躯体再次被抛出,便在空中划成一段优美的弧线,接续勇敢地冲向大约60多米的第三级石台;此次巨大的落差,在下泄飞流的空中,它化身为散珠碎玉的飞雾,飘然而下,它羽化了,成雨珠,成水屑,成云雾.....。当跌落涧底,平静下来,山溪重新汇流在一起,若处子般淡定、娴静,好像刚刚惊险刺激地跌落,从未发生过。再回首,遥看瀑布,雾气仍旧扑面而,......。而人们从断崖头走到瀑布脚来看瀑布,是沿着陡峭的山路,总共要下降1536个台阶,其坡度大约是70°,面对这同样的断崖,人们以完全的不同的方式,伴随这段溪水,完成了三叠泉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