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4@365青海湖—圣洁的天池

(2015-04-14 04:04:26)
标签:

365

西北行

青海湖

分类: 在行摄中快乐
               (四)青海湖—圣洁的天池

 

    (四)青海湖—圣洁的天池离开了日月山,在中午时分,旅行车在高速中,赶到了青海湖畔。

   天真有情天开眼,亲近到青海湖,就不负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朝拜者,云团高高抬升,将黑暗驱散,把亮色撒向,那浩瀚的水天相融的湖面。

瞬间,云团相错,在缝隙间,微露出阳光的灿然,给我们这些挚诚的来访者,能够清晰地行摄下,青海湖壮美的风姿。

                                   

 

 

 

 

 

 

 

                             (四)青海湖—圣洁的天池   

  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羌的牧地,因此又叫“卑禾羌海”。汉代称为“仙海”,从北魏以后,始称青海。蒙语称青海湖“库库诺尔”,藏语称“错温波”,意思是蓝色的或青色的湖。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形成于200万年前,初期属于外流淡水湖,与黄河水系相通。后来由于地壳的运动,周围山地强裂隆起,尤其是东部日月山的强裂隆升,致使原来由西向东流的倒淌河被堵塞,倒流入青海湖,随着湖水的不断上升,先后形成了尕海、耳海和海宴湖、沙岛湖等子湖。
                                                               
(四)青海湖—圣洁的天池   

    湖的四周被海拔4500—3500公尺的群山环抱。北面是巍峨挺拔的大通山,南面是逶迤绵延的南山,东面是雄伟壮丽的日月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
   青海湖海拔3200米,湖的面积为4600平方公里;湖水水位3193.3米,平均水深19米左右,含盐量1.24%。湖水主要来源于河水,部分是来自湖底的泉水和降水。湖区的四周有大小河流70余条,较大的河流有布哈河、沙柳河、乌哈阿兰河和哈尔盖河。其中最长的一条是布哈河,它发源于祁连山脉的阿木尼尼库山,长约300公里。
湖中有鸟岛、海心山、海西山、沙岛和三块石5个岛屿。
  
(四)青海湖—圣洁的天池                                                                 

   青海湖最令人神往的是驰名中外的鸟岛。鸟岛又称小西山和蛋岛。蛋岛是因岛上遍地都是鸟蛋而得名。鸟岛位于湖的西北部,形似蝌蚪,全长1500米,面积0.8平方公里,是亚洲特有的鸟禽繁殖场所,也是我国8大鸟类自然保护区之首。这里是“鸟的王国”,每年春天的3—4月间,从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等地,迁徙而来的班头雁、赤麻鸭、鸬鹚、棕头鸥和黑颈鹤等候鸟,成群结队来到岛上栖息,筑巢产卵。5—6月间,是观鸟的最好时机。踏上鸟岛,遍地是各式各样的鸟巢、五颜六色的鸟蛋和成群的幼鸟,使游人无法插足。成千上万的鸟儿,或翱翔于蓝天,或游弋于湖面,遮天蔽日,十分壮观。众鸟啼鸣,高亢宏亮,声扬数里,仿佛进入了音乐的大千世界。此时岛上共栖息着各种鸟禽有30余种,总数达十几万之多。
 
(四)青海湖—圣洁的天池                                                                

   位于青海湖湖心偏南的海心山,是青海湖的又一名胜。海心山面积1.14平方公里,自古以产“龙驹”宝马闻名。海心山环境幽静,薄云轻风,碧水绿草,景色宜人。山上有古刹白塔,庙宇经幡。峭崖边怪石嶙峋,鹤飞雁栖。站在海心山的顶峰,青海湖尽收眼底,天水相连,烟波浩淼,鸥翔鱼跃,使人顿觉海阔天高,心旷神怡,观海看鸟,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青海湖盛产著名的裸鲤,平均年产量5000吨左右。裸鲤俗称湟鱼、硬刺条鳅和隆头条鳅。光滑无鳞,肉质肥嫩,味道鲜美,富有营养,是我国五大名鱼之一。每年的6—7月间,裸鲤回游到布哈河等河流产卵,密密麻麻布满河道,使湖水呈现黄色,鱼儿游动有声,翻腾跳跃,异常壮观。裸鲤属于高原冷水鱼种,因其生长在高寒、高盐碱的水中,生长速度极为缓慢,据说每年只长50克左右。裸鲤也为春来秋归的鸟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条件。
  
(四)青海湖—圣洁的天池                                                                 

   美伦美奂的青海湖,关于它的传说,也是那么美丽诱人:古时这里并无湖,只有一口清澈甘甜的清泉。这口泉眼被一道刻有咒语的石板盖着,饮用泉水时,必须将石板揭开,饮过之后,再将石板盖好。

   吐蕃国王松赞干布的儿子路经此地,人困马乏,口渴难耐,见一清泉,揭开石板,痛饮一番。喝完泉水之后,顿觉神清气爽,浑身有劲,策马扬鞭而去。他忘记了盖上石板,于是泉水喷涌而出,随即淹没了大片的草原,吞噬了无数的牛羊和牧人的生命。危急关头,法力无边的天神莲花大师,为救度众生逃此劫难,使出法力,搬来天竺国的大山山头,压住了喷涌不止的泉水。喷涌而出的泉水形成了青海湖。而那压住泉眼的山头,就成为今日青海湖中央的海心山。美丽的传说,为青海湖,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四)青海湖—圣洁的天池                                                                 驻足青海湖畔,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简直就是一幅诗一般的画卷。凝目细观湖水,近为绿色,远为墨绿,再远为浅蓝,更远处则与天相融为蔚蓝。

   极目远眺,波光潋滟,湖水连天,疑天上宫阙;近在眼前,四周群山环绕,雪山倒影,苍翠含烟;绿色的草地,一望无垠,成群的牛羊,飘动如云;唐蕃古道,隐现山涧。晚霞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慕名而来的游客,或泛舟湖中,或骑马漫游草原,或登山寻幽访古,或夜宿帐篷,使人流连往返。

   这里的酸奶、酥油茶颇有名气;尤其是湖畔的羊肉,据说羊儿吃的是冬虫草,喝的是清泉水,所以其肉味鲜美,醇香无比。

   正是青海湖的浩瀚、壮美、神秘、圣洁,才有了王洛宾老人,那欢纵一泄的激情,高歌出:“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青海湖,无愧乎——青藏高原,圣洁的天池。

 

(四)青海湖—圣洁的天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