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

(2014-10-30 05:04:26)
标签:

365

北京昌平长峪城

旅游

杂谈

分类: 攀爬北京周边长城见闻录

                   从长峪城看朱棣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

  

   前一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篇文,讲到俺们闪见的长峪城村,位于明初的长城脚下,是原明初卫戍明边境屯兵的兵营。其村北有一道山梁,叫黄土西岭,黄土西岭海拔1400多米,其山梁上有2300年前建造的燕长城,山顶敌台被称为北京长城中最高的敌台。

   长城蜿蜒隐没在京西北的群山之间,南望镇边城,东邻白羊城,是明代京师防御的重要隘口。明正德年间始建,明万历年间增筑新城,饱经数百年的战乱,现今已经完全残毁。据《光绪昌平州志》记载:长峪城内有附墙台一座,空心敌台二十三座,隆庆三年至万历元年节次建。原城高一丈八尺,周三百五十余丈,南北二门,明正德十五年建。城南有小城,名长峪新城。现今的长峪城是旧城与新城的合称。长峪旧城始建于正德十五年,快要竣工时,被一场特大山洪冲毁。于是,朝廷又决定在其西南高地上再建一座城,叫长峪新城。长峪新城建于万历元年(1573年),只设一门即东门。东门外建瓮城一座,设南门,面积很小,约为百十平方米。在如今的黄楼洼长城上,能看到北京境内唯一的一座圆形敌楼。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长峪城与西南部的镇边城、东北部的白羊城鼎足而立,号称明清京城的西北门户,与南口城、居庸关、岔道城、上关城、黄花城、古北口构成了数百里长的防御实体。

    终上所述,足以见证:北京,明朝的京城,京畿重地,却建在了边境线的前沿。可见北京,在明朝之初,其主要功能,除了一般京城的功能外,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前敌指挥所”。换句大俗话说,就是明朝皇帝亲临戍边固疆的第一线。有此想法,并不是俺在长峪城首次,前几年俺行摄十三陵北边的上口村时,就想到了这个议题。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上口村,是明长城与十三陵边城的双重功能的老营盘。当时俺猛地想到:明朝朱棣皇帝,真是够楞的,生生把自家的陵园,选在了明朝国境线上。还真不拍外族入侵略后,先刨了自家的祖坟。由此感到:朱棣这个皇帝,真不是个善茬。他这个皇帝,明摆着向自己的国民宣告:俺朱棣都置死地而后生,你们谁还敢不为朱家舍命、拼命。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史料讲:朱棣,也就是明成祖,在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迁都北京,其最主要的寓意,就是前人打江山,后人坐天下,俺身为天子的皇帝,要亲临边关而守关,自此才有明朝朱家近数百年的安稳坐江山。自朱棣始,直到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崇祯,都一直信守着这个诺言,至死都未离开北京。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闪见长峪城村,更是一番明证:之所以明朝,胜于其它朝代,如此投入靡费巨大的财力、人力、国力,修筑长城,其成因就在于,北京国都也。长城,既是国家的边境线,也是不可或缺的京城外城的防护城。

   在长峪城村的高台上,建有一个小的寺庙,谓之:永兴寺。更是可见长峪城作为边关的守城,其功能就是意味着,让朱家的大明王朝永远昌盛。

   明成祖朱棣,史书毁誉胜于赞誉,但就从其迁都北京,将京城视为前敌指挥所来看,就是一代居安思危,身先临危的明君。由此可见,古往今来,坐了天下,不贪图安逸享受,还接着带兵打战,治理国家朱的棣,实实在在是个超有魅力的爷们儿。

   本文至此,由着兴趣,便从网络截取一段有关朱棣的史说,载入文中了,以作学习笔记:

                       兵临藩国燕王变,

                     靖难金陵篡帝归。

                     文治武功兴盛世,

                     多疑嗜杀是耶非。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今江苏南京),时事征伐,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变,起兵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

   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后世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明成祖也被后世称为永乐大帝。

   永乐初年,为清除建文余党,朱棣采取了血腥的政策,“瓜蔓抄、诛十族”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明朝第三位皇帝。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今江苏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十三岁受封燕王,并于二十一岁就藩北平。当时元朝的残余势力,虽然已经被赶到了大草原上,但还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实力,并不断骚扰明朝的北部边境。因此北平并不安宁,它是作为一个军事重镇而存在的。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北平,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功臣宿将掌握兵权,从而使明朝的政权更加稳固。自此朱棣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提高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力。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可谁知就是这个四皇子,竟利用手中的兵权最终夺取了皇帝的位子,这是当初朱元璋无法预料到的。朱棣在北平期间,在众多功臣猛将的指导下,迅速成长为了一位合格的军事指挥家,并在对元朝残余势力的作战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自己的军事实力也由此得到了加强,在洪武末年已经成为北方最强的一镇诸侯。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建文帝即位之初除了进行一系列的必要的改革之外,便在齐泰等人的提议下开始削藩。在先后削夺了五位藩王后,建文帝的矛头直指燕王朱棣。在朝廷大军压境下,仅有800士兵的朱棣只好立即采取行动,杀死了朝廷派到北平的驻守大臣,发动靖难之役。

  明成祖朱棣分别于永乐七年1409年、十二年1414年、二十年1422年、二十一年1423年、二十二年1424年五次亲征对盘据在漠北的北元残余势力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个部落的战争。致使蒙古势力进一削弱,维护了明朝边境的安宁,同时也使明朝精疲力竭,成祖亦在第五次亲征得胜回朝途中病死。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41cacbacdc54564ee565e43183df9cde/5f4010385343fbf2ba8f519cb17eca8064388f8e.jpg

                     明成祖亲征漠北示意图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

298@365从长峪城看朱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