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97@365秋探长峪城

(2014-10-29 05:04:26)
标签:

365

北京昌平长峪城

旅游

杂谈

分类: 攀爬北京周边长城见闻录

                     深秋闪见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入秋以来,不知何故,令人心烦的雾霾,徘徊在京都,时断时续,使俺们几位爱好郊游的老友,迟滞不得远足。恰逢前夜一阵秋风,澄清了京都的秋空,便迫不及待地相邀约定,前往北京昌平长峪城走一走。

    晨六点半,相邀相聚在德胜门345快车站,乘车至水屯站,中转559路车至昌平北站。候晨八点发车的昌平33路车,直达长峪城村。附记:昌平33路车,仅两辆车对开,车次很少,所以要想乘车,必须赶到昌平北站,赶早八点的车。唯此班车,可以正点发车。

 

    297@365秋探长峪城此行定名为闪行,就是同行姚兄,第二天有安排,必须赶回城里,故只是在长峪城村,逗留了几个时辰,便打车到白羊沟,转乘昌平11路车,返回昌平东关车站回城。附记:昌平33路车,返回昌平的车,仅有下午3点,必须在候车点候车,司机讲由于路况复杂,到站时间无法确切,过时不候。

 

    297@365秋探长峪城行走长峪城,是俺们老哥几个,行摄长城早已预定的目的地,但因交通不便,迟迟没能成行。

    当俺们乘车,经过马刨泉后,便折入一条山道,前行十几华里,大山环抱中的一个小山村,便进入眼帘,它就是昌平区流村镇长峪城村。

    长峪城,系明初以来,长期而深刻的外患危机,对北京防务及明王朝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迫使明廷在长城沿线驻守重兵,并以等,不同规模的军事建制,形成的以军事为中心的人口聚居,进而演化出独特形态的聚落体系。

 

    297@365秋探长峪城长峪城,地处燕山深处,与镇边城、白羊城,并称北京边关三城,是古时军事要地,自明朝建城已500多年。长峪城,东西南三面临山,因在长峪峡谷而得名。

    清军入关后,长城及其周边的堡寨,失去了军事价值,“军转民的序幕也至此拉开,这种戍边军事聚落,开始回归于普通聚落的自然发展演进历程中。由于有前朝的屯田历史,使得大多数堡寨在军事功能丧失后,没有沦为废墟,而演化为今天的村落。北京地区的长城戍边聚落,是整个长城聚落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临近京畿地区,具有典型意义。

 

    297@365秋探长峪城长峪城村不是很大,自下公交车伊始,行不远便可见,明军戍边城堡的遗址。明显可见此村落,历史上只为屯兵、演武、驻防等军事用途的。兵堡围墙和外观完好的城门、瓮城等。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整个城墙,没得其它长城的大块城砖,均是大块石块垒砌。

    俺们按村民的指点,前行数百米便向上探访了水库。所谓水库,实在就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塘坝而已。但水库大坝前,耸立着一块醒目的石碑,倒是令俺们肃然起敬,其碑铭为:长城英魂。邂逅此碑,俺们才知晓,这个小山村,时至民国,还起着镇边戍边的功能。当日本人犯疆到长城脚下,这里竟打响了长城抗战的第一枪:南口战役。

    返京查资料得知:

    297@365秋探长峪城南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的重要战役,因属于国民党正面抗战,过去宣传得不多。

  “七七事变”之后,日军迅速向中国大陆腹地进犯。1937年8月,中国国民党守军第7集团军,在汤恩伯将军的指挥下,在河北省南口地区抵抗日本中国驻屯军进攻,挫伤了日军的气焰,延缓了日本进攻华北、夺取山西的速度。

    南口战役从1937年8月8日打响,至8月26日守军撤退,历时19天。中国方面投入兵力6万余人,日军动用兵力约有7万,中国军队伤亡29376人,日军伤亡约1万人。从下图可以看出,长峪城正是当年中日军队正面激烈战斗的地区之一。时至今日,长峪城一带仍有当年南口战役的遗迹。

 

  297@365秋探长峪城南口作战虽然失败了,但中国守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永垂史册。1937年9月6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发表短评说:“不管南口阵地事实上的失却,然而这一页光荣的战史,将永远与长城各口抗战、淞沪两次战役鼎足而三,长久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297@365秋探长峪城南口战役,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和斗志,从此,“中国不会亡”“筑成我们民族新的长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抗战口号深入人心,传遍祖国大地。

  瞻仰抗日英魂纪念碑,还可以体会长峪城一带地理位置之险要。此处为燕山余脉与太行山的交会处,这一带地形复杂,崇山峻岭,关隘重叠。是居庸关南侧的长城要隘,是北京通向大西北的门户。

    此行长峪城村,虽说是闪行,但却清晰了向往已久的明长城体系,镇边三城的具体位置。可以留待适当的时机,在临长峪城,顺访横岭、镇边城等长城序列的其它古边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297@365秋探长峪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