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无奈的美食

美食,现在提倡简朴、原生态、返璞归真等等新的概念与时尚。
笔者年轻时,在西北山丹马场牧马时,闲暇时经常光顾牧羊人的帐篷。久而久之就成了朋友,就会经常品尝到牧羊人的食物。
我在牧羊人处,吃到过做法最简单,最粗狂,最原始的食物,就是羊粪烤羊头。
牧羊人的灶台,在帐篷的中央,其燃料就是夏季收集积存的干羊粪。有一次,我骑马进到已成朋友的牧羊人帐篷里,刚一落座,牧羊人便把青稞酒拿出来款待我。只是嘴上上说:今个没得啥下酒菜,就请你吃烤羊头吧。虽说随从灶台的羊粪灰中,扒出烤的焦黑的羊头。趁着热,将烤焦的羊头附表的羊粪灰吹掉,便快速不怕烫地扒去羊头糊焦的表皮,往上面撒上一些盐沫、辣椒碎,便递给了我。我们两个人。一个人手持着一个烤熟的羊头,手择撕着羊头肉,便畅饮着青稞酒,那就一个爽。这是我一生,吃过的最简单,最粗狂,最原始的食品。我想我们的祖先,当时在懂得了吃熟食后,就是这样把猎取的动物头,投入火中烤熟,便食用的吃法。
我在牧羊人的帐篷里,还经常吃一种,最无奈,又最美味的食物—羊羔垫卷子。
羊羔,春出生,夏成长,秋宰杀,这是自然与必然的规律。有哪个牧羊人舍得,把刚刚出生不久,甚至刚刚出生的羊羔子宰杀食用。我到过牧羊人处,才得知:牧羊人宰杀、食用羊羔子,是一种不得已,万般无奈的抉择。这种抉择,对牧羊人来说,是极其痛楚与心酸的。
但这是不得以而为之,顺其自然的必然。
羊群繁殖羊羔的季节是春季,而北方草原的春季,是春寒料峭的时节。母羊的产羔,往往会背被春寒冻死,牧羊人不得不将冻死的羊羔剥皮待售;而剥皮后的羊羔肉,便会掩埋进堆积的冬雪冷藏待食;这就是一种心痛的无奈。
还有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就是牧羊人主动宰杀羔羊,其实肇始于每年冬春季的“杀羔”。
每年冬、春羊群繁殖的季节,草原羊群都要诞生无数的羊羔。因为草原的面积有限,承载牛羊健壮成长的数量也有限。所以为了维持有限的牛羊成长,维护有限的草场,人们就要根据草原载畜量的要求,按计划、依比例地宰杀一定数量的羊羔,来维持草原牧场的平衡。所以,这是牧羊人确保生存,迫不得已的无奈举措。
被宰杀的羊羔,羔羊皮被绷起来,日后用来制作羊羔皮;而羊羔肉,牧羊人便不得不以作日常食用。由于羊羔肉的细嫩,牧羊人便创造了一种,主食与肉食同熟的做法,就是老少咸宜、脍炙人口的传统名菜—羊羔垫卷子。
我在牧马时,知道羊群产羔季节,会有富余的羊羔可吃,便每年的冬、春,闲暇时便寻到牧羊人的帐篷去作客,蹭吃的食品,就是羊羔垫卷子。与牧羊人们酒后神侃时,还得知这样一个传说:话说当年林则徐禁烟失败后,被流放新疆途经永昌县时,当地百姓慕名敬仰林则徐,便以传统菜肴“羊肉垫卷子”款待,受到林则徐一行人称赞,从此羊肉垫卷子便有了名气传进京城。
我在牧羊人处,蹭吃羊羔垫卷子时,见牧羊人做羊羔垫卷子的做法是:
先将羊羔肉剁成寸段,以清油暴炒,辅以葱段、蒜片、干椒,佐以姜粉、花椒粉、盐等调味品,加水焖至八成熟。
再将和好的面擀成薄饼抹上清油,卷成筒形,切成寸段,放在肉上,扣上锅盖。焖炖到面熟肉烂,即可上桌。
羊羔垫卷子,以面香、肉嫩、味美、营养丰富而著称。羊肉与精面,刚柔并济,有羊肉之鲜美,更有面粉劲道的嚼头,相得益彰。牧羊人边吃羊羔垫卷子,便豪饮青稞酒,那场面酣畅淋漓,深透着草原牧羊人的那豪爽与快慰。
这就是文题所说的,《世间最无奈的美食》—
羊羔垫卷子,您吃过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