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跎岁月中的小动物
(一)
马场是我走进社会的,第一个落脚点。
勃发的青春,隐匿着茫然;梦幻的理想,蹉跎于现实。
蹉跎,我查了辞典:时间荏苒,荒度光阴。
马场的岁月,对现代文明需要有为青年,不断系统深入掌握,文化理论知识而言,确是蹉跎。
地理交通的闭塞,人文积淀的滞后,权利愚戏的文明,适者生存的理念,都是蹉跎岁月的成因。
蹉跎岁月中的我,曾与山丹军马场的大草原上的各色小动物,偶然间邂逅相与相伴,获趣非浅,现在忆起,也还算是茶余饭后的一番笑谈。
麻 雀

马场的麻雀甚多,是很多人不曾注意的事情。
尤其一到了冬天,大雪厚厚地封实了草原,唯有各连队的马厩四周,噪杂着群群麻雀,能让人感到寒冬里,尚存的一点活力。
马场的牧马人,最乏味的时候,也就是寒冬。
冬日,马群不能远牧,只能猫在冬窝子里,耗日头。
冬夜,马群避进马厩,赖饲草和打盹熬夜。牧工值夜,除了稍添饲草,别无它事。责任心强的,尚可操心一下,马群中有无病者外,实是感到阵阵无聊的很。
三连的马厩,建的很实用。是用大卵石砌的,长椭圆马槽。外周可围列整群的马,内侧囤积起高耸的草垛,很是便宜冬季,给养马群。
这高耸的草垛,无意间成全了麻雀。它们在满垛的干草间,足不出户就是粮仓,坐享其成地构建了舒适的家。
一窝一对小夫妻,大多还孵育着未来。
我一次值夜,给马群添草时,不经意地惊醒飞出几只安睡的麻雀,激活了我内心潜藏的“邪恶”。
刚巧,无聊的我,在宿舍正翻读着一本无聊的书,说到“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而麻雀是其间最好的补品,有壮阳之功效。
一丝“邪念”陡起,立即回宿舍去拿手电,及口袋。
返回后,站在马槽上,将手轻易地,伸进一个一个草窝,掏出一对一对无辜的麻雀小夫妻,塞满口袋,带回宿舍。
捅开火炉,做桶开水,撵起了熟睡的牧友,投入了一次“残酷的暴行”。
褪毛的褪毛,开膛的开膛,稀里糊涂地就将这些小生命,送上了黄泉路。
火炉上墩上热油锅,将净裸的小麻雀们,一只一只“兹啦啦”地过了油,沾着盐,焦香地填进嘴里;每人再到上一碗青稞酒,饮着烈酒,打发了一个无聊,确难忘的冬夜。
阿门,宽恕我吧,麻雀,你无辜的生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