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松柏圆明园

一场春雪,覆落在圆明园,虽说是通园的素装,但随圆明园附着物的异同,其雪景望在眼里,那也是景致万千。前文发了雪淞、雪竹、雪柳图的专辑,本文就发春雪与松柏图的专辑吧。
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树木最多的种类,大概就是松柏了。皇家园林异同于民间园林,松柏植种的多,可能就是其一。皇家园林多植松柏,究其源揣测,有两个因由:一则松柏四季常青;二则松柏长寿,皇帝们没有那个不祈盼自己同寿于松柏。
但圆明园的松柏,没得京城其它皇家园林寿命长,大部分树龄不过二三十年。一望便知,都是植种不久的新树。
为啥京城皇家园林,唯独圆明园没得上百年的古树,究其原因,任世人都很清楚:就是满清时,英法联军、八国联军入侵,在京城纵放的两把恶火,焚之殆尽。这也是我之所以,把松柏放在雪与竹、柳、杂树后面发的原因。就是不想让,挺美好的一场春雪,断送在对往昔这个民族的伤痛中。
可要写松柏了,也就回避不了《火烧圆明园》这个话题。
此次赶至圆明园拍春雪,是俺此生六十来岁,第二次来到圆明园。话说第一次来圆明园,是在北京日坛中学读初二时,随俺的班主任老师焦仲元,于周日骑车来的。
老师当时为啥带我们来圆明园,起码不是现在的健身旅游的动机,现在揣想大概的原因是:当时俺的班主任焦仲元老师,是北师大刚毕业,就分配到日坛中学,做我们的班主任的新老师。那时我们日坛中学,教师们教学的风气很正,年轻老师居多,彼此敬业相互攀比的现象是明显的。由此尚无家室的焦仲元老师,为当好班主任,就利用业余时间,抓好学生间的骨干培训,就带我们几个,他认为班里“可教的竖子”,来到圆明园,进行早期的爱国主义教育。
俺非常清晰地记得,那时的圆明园,根本没得围墙。四下里碎瓦残砖,断壁残垣,杂草丛生,满目苍凉……。没得一条小径可行,没得一户人家,没得一个游人可见。
焦仲元老师,虽说是专攻化学,但他对考证中国古代事物,是其学生时代十分热衷的。他可能在北师大读书时,自己多次个人骑车,来圆明园遗址考察。对这段国耻历史,有过自己的探讨。所以,他选中了圆明园,启迪俺们的爱国志向,好今后正确引导俺们,树立为国,为民族的兴旺而学习的态度。
当焦仲元老师,带我们穿过荆棘,穿行在残垣断壁间,边在前面寻路,边给俺们讲圆明园的来头,讲历史上被帝国主义列强,焚毁的情景。
随着脚下踩着残砖瓦砾,趟着杂草荆棘,听到焦仲元老师的讲述,心中真的蓄积起国仇情恨。俺真的十分感念,那次圆明园之行。那次圆明园之行,很可能就奠定了俺一生,都去寻如何做个正直的人。
俺最难忘的一幕,就是焦仲元老师,带俺们到了西洋景观。当俺望着那些横倒竖歪,半掩土埋,精美石雕的大水法遗迹前,顿时震憾了。
这是俺第一次看到了我们的祖先,竟有如此的辉煌建筑;并从其中,第一次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第一次懂得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
那时没得网络,没得书籍专著,更没得影视剧等媒介,可让俺们进一步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详情。
但焦仲元老师带俺们圆明园之行,足以让俺们激动了很长一段时间,并由此还真产生了,促使俺这个平时散漫成性的学生,懂得了追求上进。学会自律,学会关心班集体,学会尽可能多的,帮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班集体工作。
由于我负责的全校班级板报大赛,在全班的努力下,在焦仲元老师的指导下,俺们班的板报,荣获全校两个年级的第一名。(俺们是日坛中学首届毕业生,那时没得高中,没得初三年级,仅俺们初中二年级十个班,与初一年级十个班。)由此,俺被日坛中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侯伯明老师,推荐为日坛中学第二届大队委选举候选人,并获选为日坛中学第二届大队宣委。随之又被首批,发展成日坛中学共青团员,并当选为班团支部宣委。开启了自己,追求上进的人生之旅。
所以要写圆明园,俺一敲键盘,就不由得不敲下上述的文字。因为这次前往圆明园拍春雪,毕竟是俺第二次到圆明园,不由得不想起,第一次来到圆明园的情景。
现今的圆明园,与俺首次见到的圆明园大相径庭,再无了那种惨败荒凉的景象,一幅人工园林的景致。
虽说还是残恒四处,但再没得情仇国恨的感觉,倒是一派国泰民安的井然。
促我感慨万千的西洋景观,也被单独围障起来,让那些只认金钱的主们,从民族伤痛的解说中,获取人们认识《火烧圆明园》惨状的代价。
圆明园,春雪,松柏,图是拍到了,情感再没得快乐可言。
所以本文《春雪松柏圆明园》,写的不是很切题,唯贴春雪松柏图,任由来本博园的博友,读文观图随想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