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节结在上元节

(2012-02-07 14:02:02)
标签:

北京

上元节

摄影习作

原创

杂谈

休闲

分类: 在行摄中快乐
                    春节结在上元节

春节结在上元节

   

春节结在上元节

  昨天刚入夜,便是炸响在神州大地,那震耳欲聋的炮竹声,声声连连不绝于耳。窗外望去,耀目的火树银花,断续的腾空,扮靓了京都的夜空。人们可着劲地燃放着烟花,犹如尽情地宣泄着,这春节最后的欢愉。真如辛弃疾诗言:“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这浓烈的硝烟,缤纷的星雨,似乎在慰藉人们:春节为冰冷的冬打结了,为温暖的春开启了,振奋着人们在新的历程中奋发。

年,亲人们的团聚,家人们的温馨,恋人们的相偎,孩童的欢愉,都已化为记忆。今晨,都该打起行囊,挥挥手,扭身含着惜别的泪,再去追那漂泊的云。

   春节结在上元节元宵节,之所以也有上元节的说法,就是古人,以此节,深刻明示:以这一天的第一次月圆之夜,启迪人们明白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上元节在《岁时杂记》说:这是道教的陈规。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

   汉末道教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天官可赐福,地官可赦罪,水官可解厄。就以三元配三官:天官正月十五日上元生,地官七月十五日中元生,水官十月十五日下元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而元宵节俗,真正的涵义,就是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概念,来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开启更好的生活之愿望。

    春节结在上元节上元节赏灯是最主要的民俗,始于东汉。汉明帝提倡佛教,佛教在正月十五日,需观佛敬舍利,有点灯敬佛的做法。于是乎明帝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故上元节要燃灯。

  上元节还有一说: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元宵觉得不能在双亲面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春节结在上元节东方朔随后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

 

春节结在上元节

 

   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所以这天叫做元宵节。


   春节结在上元节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

   唐玄宗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这是我国最长的灯节。

    春节结在上元节

 

     故清唐顺之有元夕影永冰灯》诗言: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师,敬礼!
后一篇:舞兮.武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