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画廊硅化木

标签:
北京延庆百里画廊硅化木地质公园摄影习作旅游 |
分类: 在行摄中快乐 |
地质公园以形成于距今1.4-1.8亿年间的上侏罗纪硅化木为特征。
公园内地质现象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园区内林木覆盖率达到80%,有植物780种,脊椎动物180种。
据科学家考证,当地木化石产生于中侏罗纪晚期,距今已经历一亿三千万年的沧桑岁月。那时当地是莽莽林海,植被茂盛,到处生长着以宽孔异木(现称古松柏类树木)为主的原始森林,后来由于地壳发生剧烈变化,骤然沉积硅化而形成古木化石,地壳再度变化将古木化石浮于地面。
史料记载,北宋年间,沈括被流放到此地,发现了古木化石,故在《梦溪笔谈》一书中作了"松化为石"的记载。国家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先生十二岁研读之余,甚觉好奇,便想一睹为快,获悉“古木化石群”景点建立后,便专程莅临观赏,以偿夙愿,并欣然为“古木化石群”景点亲笔题名。
白河两岸,东西长26公里,南北宽6-8公里,总面积约226平方公里。地质公园以形成于距今1.4-1.8亿年间的上侏罗统硅化木为特征。
地质公园西侧白河堡水库之北东边村一带及白河堡水库库东600米处,有零星硅化木,地层也为上侏罗统土城子组一、二段地层。位于花盆村东1.5公里处,花盆——河北省公路旁。赋存动植物化石地层的岩性是上侏罗统土城子组灰绿色细砂岩,距今已有1.4亿年。出露的硅化木多为化石碎片与岩石固结在一起。同时还有双壳类动物化石,主要有禄丰珠蚌、葛氏珠蚌、蒙阴蚌等,尤以珠蚌属为主。化石形态各异,单、双壳都有,壳瓣一般保存较完整。
目前裸露地表的硅化木57株,化石纹理清晰,质地坚硬,年轮宽窄可辩。其表面多呈浅褐黄色或灰白色,新鲜切面多为灰黑色,其形态象树干被锯断的树桩,一般直径0.6-1.5米,最大直径为2.5米,多垂直于地面,露出地面一般高0.4-0.5米,最高可达l米多,只有少量横卧或倾斜,最长达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