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家 之“信”

晨起走山健身归来,坐公交车,在前排座椅后背,见一广告,越读越感到有趣。
于是随手摄下,带回家。贴在博园,与众博友把玩。
一、“天天一折”。最醒目的,大红的阿拉伯数字1,挺直地屹立在文首。既然天天一折,您干吗把价位定的那么高?累不累?这个大红的1,首先就把商家的信字伤了多半。您天天一折,都有利可赚。可想您要天天不打折,您的利有多厚?一个1字,就把自己的黑底给漏了。
二、“春节逛京城,中踏报车费”。单看字面,歧义甚多。最少您说话算数的话,无论顾客,从任何地方,前往中踏购物,您都得报车费。如果您只看大字,高高兴兴地跑到中踏,商家就会告诉您,您太马虎了。下面有小字:购物百元,报车费三元;购物二百元,报车费六元;以此类推。看到此,如此说大话,使小钱的商家,信字,还有几何?
三、“5000万大礼轰炸北京”。此商家,春节拿出5000万,轰炸式馈赠北京市民,不是散钱呢吗?其老板不是大慈善家,就是刚从疯人院跑出来。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一个商机,能赚5000万的商机,太难了。此广告,一言就扔了5000万,算的上北京最大的富豪了,真是拿钱烧的。可惜,5000万,对北京市民来说,可信度太低了!
四、“满100再送60!”。观整篇广告,此商家,在天天打一折的情况下,您在此商家这里消费,只要花了100元,它还送您60元,这真是天下掉馅饼的好事。打个比方:一件商品,原价十元。打一折后,您仅付一元钱。您在此再消费99元,商家就可送您60元。您不偷着乐,还等什么?
您别大意:此广告后面,附一行小字:“解释权,归商家”。
读此,商家的“信”,还有几何?
我与此商家,前世无怨,后世无仇。仅是道途拾遗,就文说意。如因此文起争端,那还是您自家,广而告知的事,经不起推敲。
我借此文荐商家,就算经商不需讲德,但也要当得起一个“信”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