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适度的个人空间
文/做儿子的好朋友
最近我发现我家小子一个有趣的现象:臻臻独自一个人在冲凉的时候,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显得非常快乐。声音蛮大,有时我在客厅都能听到。为了听得更清楚,我走进卧室(冲凉房是在主卧室里头的洗手间里面),听听究竟他在说什么?仔细一听,他一会儿在唱歌;一会儿在念学校里所学的课文,一会儿又好像在编故事了,什么变形金刚,什么红速龙大战,什么赛车兄弟斗法等等。伴着哗哗流水的声音,他显得欢快非常。只听着他讲故事讲得抑扬顿挫、高潮迭起的样子,我就忍俊不禁。呵呵,很会自得其乐呀。仿佛在和水的嬉戏当中,孩子感到快乐,所以洗澡的时间也特别长。我隔着门大声对他说:“洗完没?”他这才说:“好了!”然后穿衣出来。
“你在说什么呢?这么开心?”我问他。
“是恐龙特工队队员在和怪物斗法呀。”他兴致勃勃。
“还用花洒喷水啊?”
“没乱喷哦。”
哈哈,独自一个人的时候那么开心。


记得儿子3、4岁的时候,他特别的粘人,常常要求有人和他一起玩。每天从学校放学回来,没多久就叫“无聊”了,不知道玩什么好。电视又不给经常看(看电视的事情,为了孩子的眼睛着想,我一直限制甚严的)。要么看书,要么就是玩他的那些玩具。没有同龄玩伴,长辈又不可能每个游戏都来参与,所以孩子难免也会感到无聊!家长也就这么边伴边放地走过来了。
等到孩子大概5岁的时候,我开始有意识地让他学着自己一个人玩:看故事书、拼图、拆装玩具、画画等等,哪怕是折纸飞机也可以。玩什么都可以,只要不破坏东西就行。(其实是主要别来拉我一起玩就行
)。刚开始他有些不乐意也不习惯,但后来还是慢慢习惯了。在他玩的时候,我不再去“监视”他是否搞坏东西;他画画的时候不再去指手画脚的说这处画得好画得不好;他做事的时候不再指指点点。总而言之就是假装不太关注他,让他自己做,自己玩,自己乐。有不对的地方时候也是事后才跟他说,向他解释。
后来慢慢地,我也感觉到孩子在这种独乐之中很享受。也许是学习能力强了,能自己看书;也许是有些忙了,有一些作业要做;他不再来缠住爸妈和他玩了,不再说“幼儿园比家里好”的话;周六周日的时候如果没有出去公园等室外的地方玩也不会感到无聊了。我也可以感觉到孩子的自在轻松开心与日俱增。。我知道,儿子是有了一种独处的乐趣,有了一种自得其乐的能力。
于是,忽然想起,一个长辈说的话很有道理:对孩子,不要“盯”得太紧,要给他适度的个人空间,他会感觉到更加自在快乐。
所以,做为家长的我,要把过分关注的眼光收起,把太多的爱藏起,给孩子个人空间,让孩子学会独处,独立学习,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只有这样,他才会慢慢长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