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孩子为师 4 尊重孩子的人生

标签:
拜孩子为师小小爱cindy摄影iphone移轴nokiae51孩子成长教育育儿 |
分类: MyDearCindy |
http://s1/middle/51210ca4t8b7832057680&690&6904
每个孩子都在努力探索世界,而家长们呢,保护好安全就好了,请尊重孩子的探索、尊重孩子的人生。
从开始玩玩具开始,包括后边的识字、念诗、唱歌、跳舞,就有这么一个现象,家长以正确结果为荣,玩个玩具还非得手把手教,做错了就开始臭脸。真是荒诞,那荣誉是家长的、还是孩子的?是你家长为了在他人面前炫耀的吧。
曾经有过个实验,画个圈,成年人只有寥寥几个答案,中学生有10几个,幼儿园的小朋友有无数个答案。创造力是怎么被磨灭的,就是在于家长没有意识到那是孩子自己的人生,更别谈尊重了。
上篇讲的超市外的那位妈妈其实算不错,没有打骂,只是耐心的讲道理,但这样就对了吗?
首先,超市门口那么多人,每个人都会路过看一下,我带着小小也在旁边看着,小朋友的脸是通红的。人都是有羞耻心的,小朋友尤其面子薄。你大人在工作犯了个小错误,被当着全部门、甚至全公司的面被领导K,你会听得进去吗?除了丢脸,加上怨恨领导,应该没有别的想法了吧。
其次,噼里啪啦的半个小时讲道理,有多少能听进去?拜托,搜索一下,小朋友的专注力有多长时间?小学一年纪的,也就是说7、8岁的孩子才15分钟。您在这噼里啪啦的半个小时,除了浪费口水,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再来,看看小朋友的心情。小朋友最快乐的游戏是被打断的,正不爽的时候。当你一个大人饿着肚子,正不爽的时候,一个人当当的给你讲了半个小时的用餐礼仪,我想你杀他的心都有了吧。道理有那么重要吗?什么时候讲不行,非得在人最不爽的时候讲?
所以那半个小时对于教育来说是失败的,没有成果,对孩子造成了伤害,除了妈妈过了把教育的瘾外,看不出来有什么成果。
再说个老外的例子。曾经有位名人说,他很恨他的父亲,起因是5岁的时候有一次出去玩,他和3岁的妹妹看上了一块石头,想拿回家去,他的父亲说,你是男子汉,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于是,他和妹妹就辛苦的把石头搬到了车上。后来这位名人回忆说,你可能无法想象在一个小孩子的心里,那件事情造成了多么大的怨恨,多么无助的绝望,而父亲在旁边的袖手旁观,被孩子理解为冷漠,而不是教育。
说第三个例子,也是听讲座里最荒诞的一个。有位母亲很勤奋很努力,从孩子上学开始,所有的课程她都跟,买全套的教材学,这样一直到初中毕业,到了高中母亲实在是学不动了,跟孩子说了,但这时候孩子已经依赖了,孩子说,妈妈你要完了,学不进去了,那我也完了。多可怕啊,而且多荒诞啊。一个做父母的,如果能完全承担学校的功能,那全国的教育工作者都该羞愧地找豆腐撞去了。一个教育工作者除了学科专业外,还要学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心理学等一堆周边的东西,工作后还要不停的做教学研究,就算这样也是教授有限几门课,你一个非专业要承担几十位老师的责任?
http://s15/middle/51210ca4t8b78327f781e&690&6904
为什么把这三个例子放到尊重这个论题下?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其实鱼和渔是同样重要,要看条件的。第一个例子是给的时机和方式不对,第二个例子是只给了渔,第三个例子是只给了鱼。这些都不是对孩子人生的尊重。
http://s1/middle/51210ca4t8b783213f5b0&690&6904
尊重孩子的人生,就把鱼和渔在适当的时机下,用适当的方式给孩子。保护好孩子的安全,给孩子探索的机会、给孩子犯错的机会;理解孩子的情绪,顾及孩子的面子,这样大家都能沟通得良好些,也都能快乐些!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