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互联网的九个产品精神》
文 / 海星
李开复最近撰文《互联网的九个产品精神》点出了优秀产品的几个要素,开复老师是个很懂互联网业务的Leader,文中很多观点我是赞同的。我一直坚信:好的产品是由一个产品灵魂和若干产品功能有机结合而成的。既然产品是有精神或有灵魂的,那么产品背后的产品人也应该具备精神和灵魂。
开复老师:要关注用户,以用户痛处为契机,把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
海星读后感:互联网产品的成功,归根结底是用户用鼠标投票投出来的成功!产品经理满足用户需求是天经地义的,而痛处如果被很好的满足,用户将会对你的产品无比的忠诚和喜爱。
满足用户需求也分三个层次:
1.创造需求:即通过产品创新达到颠覆现有规则并改变世界的目标,比如搜索引擎在最早出现的时候就是在创造。“运气好”的产品经理也许若干年能有一次机会做这种事情。
2.引导需求:通过引导、融合和微创新,让产品更加好用、不断进步、更加有竞争力,产品经理每年都应该干几次这种事,并取得一定的进展。
3.满足需求: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需求来的最扎实,看似都是小事,恰恰细节决定成败。这种事情产品经理应该天天想,时时做才对。
开复老师:快速迭代
海星读后感:至少我的工作天天充满了迭代,人员、资源、产品功能、想法和创意都在不停地迭代中进步着、发展着,所以这一点我深有感触。
单说产品层面说,当市场培育还处在50分的水平时,做出120分的产品未必是好事,且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是极大的浪费资源。好的产品人和项目管理者在规划功能和项目时,永远只做到55分或60分。未来的事情,可以通过快速迭代来完成,低成本、高效率、目标精准、调整灵活。
开复老师:数据导向,用互联网的特性获取用户使用轨迹,做A-B
Test理解用户需求和选项,从中判断如何设计产品和排序功能。
海星读后感:用数据说话能让产品的市场表现更加可控。领导有时候爱拍脑袋、经验丰富的产品人也爱拍脑袋,能够真正用数据说话的产品人弥足珍贵。
开复老师:清晰定位,知道你产品的核心需求和功能,两句话说清楚。清晰目标用户是谁,不能太广。用定位来挑选功能,避免功能膨胀。
海星读后感:这是我在前文中说到的产品灵魂。只有功能堆砌的产品是没有生命的,产品经理必须赋予产品以灵魂。新浪微博的功能是什么?140个字的消息推送、加关注、检索信息、直播等等。而很少有人注意到隐藏在后面的产品灵魂:平等沟通的精神!在这里,不管你是市井草根、明星、商界大亨还是政界要员,都拥有平等沟通的权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最后,再补充一点产品经理和产品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快速学习能力。
由于互联网行业更新速度所决定,我们几乎每隔10个月到18个月就要完成一轮的学习和对市场环境的重新认识。在这个知识的迭代过程中,你必须抛开思想包袱和所谓的经验主义,用像婴儿一样的眼光去看待这个行业,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变化太快,我们唯有更快的掌握才能立足,我们背后的企业也才能生存。
《互联网的九个产品精神》一文中,还有几条分别是:洞悉未来、整合领域、追求简约、打破陈规和重视细节。
要说这几条都是很好的金玉良言,但是仔细一看,不是难度太高不适合一般人“修炼”,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生道理,所以海星只是默默地学习,不敢妄加文字。
加载中,请稍候......